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古诗十九首》赏析

诗歌大全 二七美文网 0℃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的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它们深刻地再现了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文人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表现出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十九首诗歌大都是游子思妇之辞,基本的情感内容是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学者所谓“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有些作品则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十九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遣词用语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南朝钟嵘在《诗品》中称赞其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①。

攀条折其荣②,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释:①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②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人生实苦,爱是让人眷恋的一点甜

——赏析《庭中有奇树》兼及东汉末年贫士的人生况味

早春的风里,梅花落如雪。

每个季节都有叶坠地、花随风,都有一些人离开。想想地球也不过是“一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尘埃”(卡尔·萨根),人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尘,但总有一些人怀着追求永恒的执念,他们离开时有的留下文字,有的留下音符,有的将自己嵌进历史的花岗岩里。而平凡如你我,我们存在的痕迹很快就会消失,来到世上一场,我们能留下什么?又能带走什么?奥尔珂德的《小妇人》里有言:“爱是我们死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能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我相信爱,爱是生命给予每个平凡的人的最丰厚最甘醇的馈赠,爱是最持久最深挚的体贴,也是最伟大的平等——无论世道治乱,人为贵贱,爱都如阳光一样,映着高山,也照着沟渠。

生活在东汉末年乱世中的下层士子,也一定曾经在爱里沐浴过。在爱的辉光里,天暖了,花开了,空气也芬芳了,世界荡漾着甜味——那是贫士漫长的苦涩日子里最眷恋的甜。《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贮存了无名贫士生命滋味的诗里,《庭中有奇树》不过写了一个孤单女子在寻常时日里内心兴起微澜的一个瞬间,却有浓得化不开的爱与甜。

《庭中有奇树》与十九首诗里其他写游子思妇相思怀人的一样,从女性角度着笔。那应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春晨,春意已经很深很浓了,一层一层新绿卷过,大地上蔓延出翠色,天空也柔亮了。女子从一个走了长长的路的梦中醒来,身体和心灵都还未完全苏醒,春阳悄然入窗,她从枕席上支起半个身子,迎着阳光望向窗外,目光似乎在追随梦里渐渐隐去的清瘦背影。窗上树影婆娑,女子起身撑开窗户,庭中那棵树像一泓泉水,清亮了眼睛,也洗净了暗夜的疲倦。庭院在冬天很是空旷,一如她寂寞的心;那棵树木叶脱尽,孤独伶仃。春天柔风一日一日给树染上绿色,渐渐地那树上的绿像春水一样涨满了,慢慢生成了一朵一朵绿云,庭院四角的天空也染上了薄薄清透的淡青色。只有一个在光阴一寸一寸缓慢流逝的过程中细数过流年的人,才懂得那棵树长成如此模样是一个奇迹。春日未央,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前几日密密的树影里有一些浅绿的点缀——不知哪一个温柔的夜让树上缀满花苞,而昨夜月色正好,风清露浓,今日树上便开出温润的花,那些花应是柔净雪白的,在青翠的叶间璀璨如星,有超绝尘世的美。庭中这棵正在认真开花的树,安静地在晨光里闪耀生的光泽。

这样美得让人屏息的花,仿佛他曾经的诺言,真实而清晰地存在着。女子已在树下伫立多时,花影上身,在素洁的衣裙上映上深浅浓淡的灰色花纹,清幽的花香笼着她,像下着看不见的雨。女子伸手去攀折一枝半开着的最娇美的花,宽袖褪落,纤臂如玉;当她执花在手,鼻尖微蹙,细嗅花香时,雪肤与花色相映,成了庭中最悦目的风景。只是女子似乎心有所动,靥上微微泛红:也许她想起那个男子将一朵花插入她的鸦色鬓发,也许她想起某一个浓醉如酒的春晨他们携手对花,花静人不语;也许她想起人去后某个黄昏满庭风雨落花……她注视着这一树芳华,眼里恍惚还有着青袍的人影,她想把这手里的花连同满院的春色都赠与心心念念的人。

当一个人内心盈满爱意时,独自玩赏美丽的风物总是一种遗憾,只有两个人都能享受,才算没有辜负爱、辜负美好。而爱有多悠久,以芳物馈赠情人的历史就有多绵长。《诗经》中男女相挑相思,也会以物传情:“视尔如荍,贻我握椒”(《陈风·东门之枌》),艳丽明媚如锦葵的女子赠给爱悦者一把花椒,这爱是热烈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风·溱洧》),两情相悦、调笑戏谑,少男少女一路行走一路芬芳,有“芍药”的日子,就有欢愉和幸福;所赠还有木瓜、木桃、木李,果实甜美,爱也甜蜜。如此说来,那个女子想着将花赠与远行人之时,正是“甜”上心头的时刻。

满树繁花,朵朵迎着阳光,光洁鲜润,但女子手里的那一枝美得无以伦比,它带了女子手心的温度,更粘了她心里的柔情蜜意。女子想将花小心收藏,把花放在袖中,只怕折损了嫩枝;放于胸前,又怕泄露了心思。花虽无可安放,清新怡人的香却盈满了怀里袖间,正如不会因别离而变质的爱情。一阵风来,满庭馥郁,香气似要随风越过庭院,到旷野上去,而良人应在花香也到不了的更远方。女子想起分别时青草延绵到天边,而他在烟草中行走,一直走到眼睛能看到的“天边”之外。女子如何能把这朵鲜灵的花,连同这个因思念而甜蜜的瞬间,交付于男子手中呢?漫说远人音讯渺茫,即使有人知道他身在何处,并为女子情思所感,愿意越过千山万水,为她捎去这份纯美的心意,但是当良人见到时,花已枯,香已灭,他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春晨,和她青春的容颜一样美好而寂寞。一朵花的生命,如何能追上浪迹天涯的行人的脚步?这朵花与女子潮汐般涌上的爱注定无法抵达。他行走过多少异乡山水,走过四季花开,见过太多美丽或奇崛的风景,也一定遇见过正当年的好女子,他还记得庭中这棵树开花的样子吗?曾经与他耳鬓厮磨的女子的容颜,在他的记忆里是不是清晰如昨?……女子沉吟半晌,那些尘灰一样纷繁的心思在阳光里腾起,又最终安静地落下。她手挼花枝,不禁轻叹道:这花哪里珍贵呢?分别太久,思念太长,而青春易老,红颜易衰,她多希望,这一朵花,还有这树、这庭院,永存着值得良人惦念的爱与美。

一花一念一情思,近两千年前的树、花、人早已寂灭,而诗里还有花的芬芳,诗中庭树不凋不萎,那个春天以及女子的情爱还新鲜。细细寻思,女子对花的态度很值得玩味:“奇树”“华滋”,这四字从整体言树与花的嘉美,“荣”“馨香”从细节上呈现花的珍丽、鲜媚与芬芳,经了这样层层渲染后,我们才会觉得这朵花配得上她的缱绻柔情;然而,诗的末尾却忽然说此花不足贵,看似突兀且矛盾,其实这样就能着意强调:比花更珍贵的“感”,是跨越了时空的相思爱恋。《邶风·静女》里的“彤管”“荑”也很寻常,但青年男子怀了单纯的喜悦,爱人及物,在他眼里,女子从田野上采摘并赠与他的草木,因这份天真烂漫的爱情而格外珍贵。不知道《古诗十九首》里走了长长的辛苦路、尝过人世辛酸的远行人,如果能收到女子从家乡捎来的、已经枯萎却有暗香残留的花朵,会不会怀想庭中那棵树与树下的女子,因此动念想反身归乡?

与《诗经》里性情真率、情感炽热的少男少女相比,《古诗十九首》里的行人思妇都藏着很多人生故事,这些故事都是苦涩的。爱与相思不再是“与子偕老”相聚相守的序曲,而是艰难生活里的安慰。

对汉末贫士而言,人生实苦。生命是漫长无涯的荒野,跋涉艰难,偶有微光萤火似的快乐,每个人都急切地凑近那一点光亮,并以这点光证明自己真实地活过。世道板荡,遭逢乱离与无常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草芥平民都得面对的“常态”,终其天年、安静地死在自家床上竟成了奢望。王粲《七哀诗》里写到:“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动荡、漂泊、分离、死亡,交织成一曲时代的“悲怆”,在死亡的巨大阴影下,谁不忧心如焚?谁不心悲如长风浩荡?“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与吴质书》,下同),曹丕也在死神森森峭目的注视下,“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

《诗经》里有人生的艰难与生活的困苦,而先民以淳朴直率的真性情直面痛苦,他们在呼号控诉中释放了悲哀,我们在那些曝晒在乡野阳光下、洗濯于清流中的诗句里,更能感受生的快乐和生命力的张扬。《离骚》《九章》里有屈子难以抑制的悲愤,有缠绵忠贞的情思,有上下求索的执着,有追寻政治理想而不得的哀恸,那些诗句是一个伟大心灵的剧烈震颤,如闪电划过夜空,让人颤栗,也让人在心生崇敬之余净化了心灵。而汉末是一个发现死亡的时代,亦是一个生命觉醒的时代,在《古诗十九首》里,悲哀与痛苦是如此普遍而深沉,像冬日河里结的厚冰下迟缓而寒冷的水流,那些失意的贫士饱经忧患,深刻地体验过生命价值和尊严被剥夺的灰冷,他们自然会对在孤独中任由青春流逝、在沉默里等待生命凋零的女子产生“同情”,发而为诗,便有了自己彷徨失意的叹息与思妇充满愁思别绪的怅恨之声。

这十九首诗写出人生的各种苦味:因生命短暂而悲苦,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考”(《驱车上东门》);因盛衰无常而凄苦,如“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回车驾言迈》);因世态炎凉而酸苦,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因生活艰难而困苦,如“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凛凛岁云暮》);因别离忧伤而心苦,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因红颜易老而愁苦,如“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生竹》)。为抵御这些不断侵袭生命的“苦”,贫士们设想出理想的人生——求荣名、耽游乐、饮美酒、衣纨素、策高足、据要津,他们试图在有限而且无常的生命里增加快乐的密度,以此肯定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对世俗欲求的追逐来消解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然而,追求感官快乐、纵欲式的享受掩不住彻骨的悲凉。至于对“荣名”,他们的态度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肯定,一方面又感叹“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在一切挣扎努力都变成更大的虚无之后,也许只有爱才是有生命温度的东西,这大概是19首诗中有12首都写爱的原因吧。

当然,《古诗十九首》里写爱的诗也有“苦”味,荡子远行不归、思妇空床独守是基本情境,每一个耿耿长夜都是女子们最难熬的时刻。相较之下,《庭中有奇树》《客从远方来》两首甜多于苦。同样是见芳物而欲赠远人,《涉江采芙蓉》里出现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行人形象,最终以哀叹收尾,芙蓉的绮丽幽芳也不能抚平女子的忧伤。但在《庭中有奇树》里,我们看到了奇美的树、耀眼的花,嗅到沁心的馨香,还有香味一样的爱,苦味是若隐若现的,甜香是直接的、能击中人心的。那一刹那的甜已足够让我们相信,有爱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我想起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来:“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他们说,这是市价/他们称了称我的分量/锱铢必较,毫厘不爽/然后给了我 我的生命所值/一滴,幸福的琼浆!”因为有这一滴“幸福的琼浆”,她才会忍耐“更新的荒凉”吧。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古诗十九首》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