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怎么说126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

1、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么怎么读

(1)、“赤子之心”一般用于指代纯真善良、自然质朴的婴幼儿心灵,或者是一种充满德性的婴幼儿的心。这大概是源于《老子》“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等说法。

(2)、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于是有一天,我真的翻开《论语》《孟子》这些我们装帧得十分精美摆在书店里、显示我们还是中国人的书籍时,我才读到了一些当时很难理解的段落。

(4)、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6)、所以,“信”在我们以上所引的孔子言论中,指的是进入“人的层次”所引发的各种性质的“诺言”,因此,才存在“能不能守信”的问题,进而引发“该不该守信”的问题。

(7)、其实,“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的重音是在两个“必”字上。这两个必字是与“硁硁然”进行搭配的。或者说,如果不是重点强调“必”的这种情形,“硁硁然”就没有落脚之处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对“必”的执着,才使得“小人”这种“顽固不化”的形象跃然纸上——硁硁然,所以,才引起孔子的慨叹或叹息(小人“矣”)。所以,我们认为,孟子用“不必”来否定“必”,应该说是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所在。

(8)、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之举,这种强拉硬扯,不仅没有真正维护孔子的“形象”,反而使孔子因此而“蒙羞”。

(9)、在明确了这个含义下,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第一段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并把关于大人的定义嵌入其中,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10)、所以,只有符合义的标准,这个诺言才应该而且能够被践行,否则,就完全可以弃之不顾。

(11)、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12)、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13)、让我们想象一位领导者L,ta承诺了要去做一件事,但后来发现它是不道德的,便「食言」不去做了;或者这件事本来已经开始推行,后来因为许多人反对,发现这件事实际上不该做,便「出尔反尔」,把这件事撤回不做。这样的食言和出尔反尔,确实会损害L本人的声誉,使公众和上级意识到她的缺点——毕竟撤回证明了一开始决策的错误,证明了她能力的不足——但即便如此也要撤回,这是君子应该做出的选择。这时候,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是放下个人毁誉,真正从共同体利益去考虑的表现。虽然社会对她个人的能力评价因此而变差,但孟子想说的是,我们对她道德水平的评价却应该提高,因为在这种情境下能做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恰恰是伟大的。「言不必信」与「言而有信」因此并不矛盾,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情境的道德准则。通常来说,一旦做出承诺,应该言而有信;但在所言、所行可能不符合「义」的时候,则应该将前一条道德准则降到较低的位阶,这就是「言不必信」。

(14)、很多老年人,总喜欢说自己老来多健忘。而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偶作寄朗之》 

(15)、注意,这里孟子是不管齐国的民悦不悦的,只看燕民悦不悦。如果你问,怎样能让别人「悦」呢?每当君王问孟子自己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总是告诉他:先发挥「仁」的精神,把自己已经统治的人照顾好。若你已经统治的地方本身就矛盾重重,还想着要统治更多人,犹如缘木而求鱼。当自己已经统治的人有很高的幸福感时,别人自然也想被你统治。这就是所谓的「仁者无敌」。「统一」,说到底不是国家有多强大的问题,而是内部政治是否清明的问题。

(16)、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7)、·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8)、实际上,这个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当初娶陈阿娇(比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要早)时说的句话:“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

(19)、孔子名言“言必信,行必果”,风行当代,不少公众场合都挂着这句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0)、然而,孔子这句话真意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想当然断章取义的结果。

2、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怎么说

(1)、从社会实践层面上看,孟子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进行君子与小人分类的理论意图与社会道德意义,而是把小人当成了社会大众层面上具有“坏人”含义的人了。

(2)、而今天所谓的“闭门造车”,却是在讥讽“出门不能合辙”的脱离实际。但如果放在古代,所谓的“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

(3)、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4)、⊙达摩是个死于中毒的和尚,他既没建造少林寺,也不会任何武功

(5)、我们认为,正因为朱子与孟子处于“同一‘学术’档次”,所以,他才对孟子“赞赏有加”,进而把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置于了“五经”之前。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种不可原谅的本末倒置!

(6)、由此可以看出,孔子重“信”准则,有个“正道”前提,如果离开“道””德”这个大原则,就不是真正的信。

(7)、在《孟子·离娄下》中“涉及”了这个问题,孟子说:

(8)、言而必行。〖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的意思是说:言必信,行必果,这种普遍得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执。楼主的最后的果必信不知道从何而来!

(9)、简言之,“言信”与“行果”问题根本扯不到什么“大人”那里去。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孔子在《易·文言》传中对大人的“层次”已经给出了描绘:“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与日月、四时和天地鬼神“相合”为“一体”的大人,应该是孔子自己可能都认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所以,把这样的“大人”与“言信不信”和“行果不果”拉到一起来谈论,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存在“惟不惟义所在”的问题了。

(10)、有趣的是,《墨子》特别点出了许多人的言行不一:这些投奔「兼君」的人,很可能就是平时嘴巴上高喊「别」主义的人(在今天,他们也许会高呼对难民关上国门修筑高墙)呢!不过对于本文的目的来说,要关注的就是:在这里,言必信行必果同样不是《墨子》所提倡的道德品质,而是他所推崇的「兼」者和他所批评的「别」者都可以具有的特质。

(11)、事实上,从整个《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言论中,尤其是对君子与小人进行的对比性谈论,如:

(12)、其实,这也是凡是不能绝对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13)、可见,孔子的看法到今天也适用,而且上升到法律层次。

(14)、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15)、此处,孔子强烈表达了他对执政官员的极度讽刺,称他们连“言必信,行必果”的小人都不如呀!

(16)、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17)、所以说,“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君子做人的道德标准啊!

(18)、孔子弟子公良孺,身材高大,才德又好,武功很高。

(19)、这句话流传很广,几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学佛人贪口福吃肉的依据。

(20)、言归正传。有子的解释比孟子的要合情合理而且合乎逻辑。相比之下,孟子的解释反而是越说越乱,而且,这种解释已经远远地背离了孔子的原义与原意。

3、言必信行必果是谁说的话

(1)、但是当我看到局里的墙上贴着“有诺必践,有践必实”这么一句话时,就觉得意思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当我读到这么一句别扭的话时,马上就想到这分明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白话表达嘛,何必大费周折说成这样呢?但仔细一想,贴在墙上肯定是经过他们反复讨论才确定的,怎么会想不到“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呢,但是为何不用?难道这句话是贬义?

(2)、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3)、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敬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4)、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5)、不过,即使是已经答应他人的事情,如果事后发现这样做不符合我更重视的伦理价值,也完全可能以不履行承诺的代价来避免更大的恶,例如柏拉图很爱用的,「如果朋友精神不正常,你还把他的武器还给他吗?」的例子。

(6)、所谓“赤子”,按清代学者杭世骏考证,古时“尺”与“赤”通用,幼儿仅有“尺把”高,故称“尺子”,即“赤子(成人以“丈”测量,故称“丈”夫)。

(7)、无论从任何角度还是任何意义上讲,回到孔子自身去探究孔子要表达的“意义”,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与方法。

(8)、孔子又回答:“那些说了话务必切实做到,而且,行动一定要坚决完成的人,这是不问黑白,只管执行自己意见的小人呀!这就是又次一等的士了。”

(9)、我们以必须要谈及的“信”的概念为例来说明如下:

(10)、·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所以,在孔子那里,做为人所做出的各种诺言(包括政治上的和朋友间的等所有方面),都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问题——义。

(12)、其实,现在法律也有规定,如果是被迫或要挟下签订的协议,法律可以不承认,因为非个人真实意思的表达。

(13)、我们揣测,孟子可能对“五行学说”不明就里,又觉得“仁义礼智信”的说法挺“高大上”的,就一头栽了进去。但是,由于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行径,孟子一时又难以弄清其真伪,所以,在构筑他的“性善论”时,则避开了五常中的一常“信”,只把“仁义礼智”四常对应出个“四心(端)”来。

(14)、言必行行必果,读音:yánbìxìn,xíngbìguǒ

(15)、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指:一般人只重自己的诺,而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事情当做不当做。士(有才德之人)首先考虑的是事情当做不当做,而不是自己的诺。

(16)、实际上,这句话是这样断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素质高,就给他们自由宽松的环境;如果人民的素质不高,就要教化他们。这和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思想相吻合。

(17)、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批评。孔子的答语层次很清晰,「行己有耻」的人修养最高,在外交场合能达成对国家的职责;次等的人在国家层面上大概没什么贡献,但至少在宗族和本地尽到了责任,被称赞为「孝弟」;第三等人做事既不从对国家的意义,也不从对地方社会或家族的意义思考,关注的是自己是不是言必信行必果,就算自己过去的言论不正确、想做的事不该做,也非要把它做了。这大概是为什么孔子说这是「小人」的原因吧。

(18)、至于「言必信」中的言,指的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包括自己说过的任何话(莽撞的气话、吹牛的大话、违心的假话也属于「言」)。总之,只要我说过我要做,我就会做。这里要指出的是,发言人也是在同样的意义上用「言必信」这个说法的:我国要制裁相关美国企业,这件事不需要别国配合,也不是向别国做的任何承诺,纯粹是我们自己对自己未来行动的宣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必」字。「必」使得「言」成为了对于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只要说过的,100%都要做;去做的,100%要做成。显然,这已经不再关乎是否讲信用的问题,而变成了「人的行动取决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而不是取决于别的原则」。

(19)、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20)、显然,这里的“信”与作为天之道的“诚”,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

4、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是什么

(1)、培根的原句是:“知识就是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很明显,他也是想强调后面。

(2)、但是,由于这种理解毕竟只是“理解”而不是孔子“亲口所说”的原话,所以就如实地记录下来,“以资(后人,读《论语》者)参考”。

(3)、⊙有多少法师是真的懂,还受生债补财库和超度化解冤亲债主?

(4)、在孔子时代,信是与诚互训的。但是,诚是一个具有本体论含义的概念,《礼记·中庸》中说:

(5)、相对应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小人就是指地位不高的普通人,后世,小人才演化成多种含义。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 正神不附体,附体非正神,带你认识一下“妖邪”

(8)、于是,孔子这句名言出来了,什么名言,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子西不听叶公所说,还是坚持把胜召回来,结果后来,子西就被胜所杀。

(10)、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强大到可以战胜美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可是今天的我们,或者那一天的我们,还是中国人吗?一群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按中华传统做事的人所统治的、构成的国家,可以叫做中国吗?如果我们的祖国都已经不是中国,那么到时候实现了统一的到底是什么国家呢?「强国」?

(11)、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

(12)、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广泛传播,其正确含义竟不知所踪了。

(13)、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4)、我们讨论孔子思想言论时必须牢牢记住的理论起点是,孔子是按“易理”来构筑他的思想体系的,而“易”的本质含义就是“变”,就是不固化——不“必”。所以,那种“硁硁然”的“必”信和“必”果之士,孔子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15)、孟子所犯的一个最低级错误,就是没有精确地确认谈话的对象和范围(孔子这里的“士”的含义,类似于今“公务员”群体)问题,所以最终才稀里糊涂地扯上了毫不相干的“大人”和“义”的问题。简单来说,“做人”和“人际交往”中的“信(诚实无欺)”与履行政策和完成使命时的“信(墨守陈规)”是“两码事”。

(16)、实际上,孔子说这句话的原意是,提醒士大夫们要洁身自爱,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而一旦犯法,将有刑具加身,则应赶紧自杀,不能受辱。所以,即使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也不会因有罪而逃避惩罚,这实际上是礼教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大道“不”行,天下和个人会怎样、怎么办?孔子如此回答实践!

(19)、孔子为什么不太看重“说到做到”呢?孟子对此有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一个够格的人,应该义字当先,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说了某句话做了某件事,不符大义原则,就不一定将其坚持到底。只有小人才固执于圆满,说出的话板上钉钉,貌似要怎样怎样,其实是走入死胡同了。

(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5、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一句

(1)、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

(2)、孔子:明君有三惧!勾践为此下令:知错不报断足;唐太宗为此每天寝食难安,今天每个管理者当镜鉴

(3)、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4)、如果细心研究,就会发现,《论语》中凡是直接标明“某子曰”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对《论语》中孔子没有展开说明的问题的补充。限于篇幅,我们仅举一例说明如下。

(5)、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6)、这句话一直被理解为只要父母还健在,子女就不能去远的地方。

(7)、意思是:有人问孔子:“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也就是说,孔子反对“以德抱怨”。但是,由于被人曲解,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8)、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10)、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要求这么做,也用这句话来夸人。

(11)、听到耿哥代表中国人对美国说出这么硬气的话,我先是脊梁骨一硬,深感中国人从此硬起来了。然后就感觉有点不对。仔细一想,从未在中国古籍里读过「言必行,行必果」这个说法,中国人是从何时开始讲求这个原则的呢?后来想想,大概是媒体记者中华文化素养太差,把发言人说的「言必信、行必果」中的「信」记成了「行」吧。

(12)、“必”是一种在思想和观念两方面都必须屏弃的先天性缺点(我们在往期《记载了孔子进行宗教修行的六大证据》一文中,在对“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句的正义中,已经指出了“必”的弊端)。不仅在宗教修行这种最高层次上需要去“必”,即使是在社会生活层面,同样也需要去“必”,所以,孔子只认为“不辱君命”的士才是第一等的,这样的士一定“不必”,而且知道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并能够根据情势而灵活变通地完成使命。

(13)、古代的琴师对牛弹奏美妙的音乐时,牛只顾吃草。然而当他模仿苍蝇、牛蝇、小牛的叫声演奏时,那牛不由左右观望。这故事其实表明了古人的机变,说的是和“因人而异”相似的道理。

(14)、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15)、当然,这种小人主要是指人格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人。 

(16)、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庄子真正想表达的是:生命有限,不该没完没了地去追无限的知识。

(17)、这个“者……也”句式是古人标准化的“定义式”语句,可以理解成是对大人这一概念作出的定义,即“大人就是不失却赤子之心的人”。

(18)、我们认为,孟子关于“言信行果”逻辑的论证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不但没有意义,反而造成了逻辑上的“进一步”的“混乱”。

(19)、“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重庆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20)、我们揣测,《论语》中之所以收入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是语录体文献,而孔子又没有完整地就某一个命题展开论述,所以,孔子的一些“高徒”就根据自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巧妙而不失分寸”地进行了“补充式”阐释,以使阅读《论语》的人不至于产生太大的无解式疑问和永久性疑惑。

(1)、然而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2)、我们首先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孟子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即把孔子讨论“士”的命题(言必信,行必果)转换成了“大人”,想用“大人”的概念代替“士”去论证为什么可以“不必‘言信行果’”。这与我们往期辨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时指出的朱子(朱熹)将“民”的概念“偷换”成“人”的做法如出一辙。

(3)、——经典名句你是这样理解的,其实人家是那么说的。你理解得不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六个字,“硁硁然小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言必信行必果”不是什么好的行为。那是小人做的事。

(4)、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6)、孔子向子贡解释“士”的三种境界,最高层级是心有所耻,不辱君命;其次为尊老爱幼,亲人称颂;再次为说话算话,言必信行必果。这三种,都比那些当政者强多了。政治家们量小器狭,什么都不是。

(7)、 欢迎加入神霄道学QQ群:326272078

(8)、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9)、对于不真正熟悉孔子与《论语》的大多数人而言,这实实在在是一个颠覆“三观”的论点,难道“信守诺言而且做事要有结果”这样的做人做事原则反而是小人行径吗?反过来讲,难道做人做事可以不讲信用不管结果吗?

(10)、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11)、但是对孟子来说,当齐国伐燕并迅速获胜,宣王问孟子要不要吞并燕的时候,孟子只给出了一个判断标准:

(12)、近义词:言而有信(yánéryǒuxìn)

(13)、孔子曰:“要挟下订立盟约,神是不会认可这种盟约。”

(14)、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5)、于是,孔子和他们订下盟约,蒲人就从东门放走了孔子。

(16)、这种学术上的“不明就里”和“东拉西扯”,一直延续并“传染”给了朱子。朱子在解释《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最后说:

(17)、就是说到就要做到,说过的一件事,不可只是空头支票,必须去做,而且必须得到结果。

(18)、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19)、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d们称他尊敬兄长。”

(2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1)、其实,那个浅尝辄止的家伙解释的也是错的。他浅尝辄止,专骗那些从不读书的人。

(2)、⊙人们总说“盛世和尚乱世道士”,那你可知乱世的道士在干吗?

(3)、所以:“言必信,行必果”后面还有一句,读完你就知道,它原来是骂人的

(4)、因为,当时,“君子”与“小人”是社会等级分类,并非现在所指好人与坏人。

(5)、由上引可见,除了我们正在讨论的“言必信,行必果”和有子的“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外,孔子及其弟子所有的这些言论,都是从正面(即正向意义上)肯定“信”的。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人,都要以信来“立身”和“处世”!这是毫无异议的结论。

(6)、“诚”作为“天之道”,其核心意涵是“真实无欺”,说的是“天(自然)本身”就是它本身那样——是什么样就什么样,并不像人一样有可以出现“不真实”和“有欺”的情形。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怎么说12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