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
1、卢梭忏悔录哪个译本比较好
(1)、卢梭出生时,正是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即将老死之际。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时,正是莫洛夫在《伏尔泰传》中所说:“巴黎人在热望自由的气氛里舒了一口气。”可以说法兰西在路易十四的统治之下,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18世纪初,早已失去进步作用的绝对王权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背离民族利益的一面,暴露出了它的反动寄生性质。不仅仅是王室,贵族和教会这两个最高阶层,也完全依靠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过活。然而,法国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已发生了变化。一批当时人们称之为“哲学家”的作家,开始进行反对封建残余的斗争,成了社会关注的中心。这些哲学家,就是人们在法国历史上称之为“启蒙主义者”的那些人。所以说,18世纪的法兰西,是处于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前的启蒙运动时期。这场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对陈腐的封建思想的伟大的思想运动。与英国那带有较温和的、有时甚至是保守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同,法国的启蒙主义者是一批革命者,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这首先是因为法国启蒙主义者是资产阶级中最伟大的革命的宣告者。启蒙一词原意为“照亮”,是用知识这把钥匙去打开人们的眼界,“照亮”人们的头脑。法国人自己并不常用这个词,而是用“百科全书派”来指这些伟大的哲学家,其以知识开阔人们视野的革命内涵便十分地清楚明了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205页,人民出版社)中所说:
(2)、我先有感觉后有思考,这本是人类共同的命运。但这一点我比别人体会得更深。我不知道六岁以前都作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是怎样学会阅读的,我只记得我最初读过的书,以及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我连续不断地记录下对自己的认识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吃过晚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起初,父亲不过是想利用这些有趣的读物叫我练习阅读,但是不久以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两个人轮流读,没完没了,往往通宵达旦。一本书到手,不一气读完是决不罢休的。有时父亲听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
(3)、(7)SeeGérardGenette,FiguresIII,Seuil,19pp.189-20中译本见《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3-126页。
(4)、一听到这个威胁,我也就发起火来,愤慨之至了。我奔向门口,把插销一拉,把门从里面扣起来,然后踱着方步回到他面前,对他说:“别这样,伯爵先生,你的仆从从不必过问这件事,让我们两个人来解决。”我的行动和我的态度登时叫他冷静了下来:他的举止显示出他的惊讶和恐惧。我看他怒气消了,就用简短的几句话向他告辞,然后,不等他答复,就去把门打开,跨了出去,昂然地从他的仆从中穿过。(320)
(5)、到法国昂西后,卢梭由一名神父介绍他去见华伦夫人,华伦夫人派他去都灵新教士教育院。1728年4月,卢梭在都灵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在韦塞利夫人家当了三个月仆人,兼做笔录夫人口授信件的工作。后来又侍奉古封伯爵,跟伯爵的次子古丰神甫学拉丁文和意大利文。
(6)、赐给我生命的就是这样两个人。上天赋予他们的种种品德中,他们遗留给我的只有一颗多情的心。但,这颗多情的心,对他们来说是幸福的源泉,对我来说却是我一生不幸的根源。
(7)、杨国政,男,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主要研究自传文学。
(8)、(26)卢梭的语言起源观和中国古代的诗歌起源论如出一辙:“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卢梭的语言之于激情恰如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诗”之于“志”、“言”之于“情”的关系。
(9)、到了一七一九年夏季的末尾,我们读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说。当年冬天又换了别的。母亲的藏书看完了,我们就拿外祖父留给我母亲的图书来读。真幸运,里面有不少好书;这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这些图书是一位牧师收藏的,按照当时的风尚,牧师往往是博学之士,而他又是一个有鉴赏力、有才能的人。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克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奥维德的《变形记》、拉勃吕耶的著作、封得奈尔的《宇宙万象解说》和《死人对话录》,还有莫里哀的几部著作,一齐搬到我父亲的工作室里来了。每天父亲工作的时候,我就读这些书给他听。我对这些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在我这个年纪便有这样一种兴趣,恐怕只我一人。特别是普鲁塔克,他成了我最心爱的作者,我一遍又一遍,手不释卷地读他的作品,其中的乐趣总算稍稍扭转了我对小说的兴趣;不久,我爱阿格西拉斯、布鲁图斯、阿里斯提德便甚于爱欧隆达特、阿泰门和攸巴了。由于这些有趣的读物,由于这些书所引起的我和父亲之间的谈话,我的爱自由爱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倔强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缚和奴役的性格也形成了;在我一生之中,每逢这种性格处在不能发挥的情况下,便使我感到苦恼。我不断想着罗马与雅典,可以说我是同罗马和希腊的伟人在一起生活了。加上我自己生来就是一个共和国的公民,我父亲又是个最热爱祖国的人,我便以他为榜样而热爱起祖国来。我竟自以为是希腊人或罗马人了,每逢读到一位英雄的传记,我就变成传记中的那个人物。读到那些使我深受感动的忠贞不威武不屈的形象,就使我两眼闪光,声高气壮。有一天,我在吃饭时讲起西伏拉的壮烈事迹,为了表演他的行动,我就伸出手放在火盆上,当时可把大家吓坏了。
(10)、不要说一个不凡的人的生活就是“值得的”,这部书也决不可能让你知道人生该追求什么才不虚无,人生,就是瞎子走在漆黑的地道里,从始到终,你只能经历你的地道给你的,而地道之外的黑暗你无从得知。你只能尽己所能将这个地道变宽,或者因为际遇和他人的地道交叉,或者用些力气将你的地道改变方向,但你既不能把你的地道变长也不能给它点灯。你才不知道你这个地道是不是最有前途的最有价值的,你只能慢慢往前走。最后你的成果就是,你打成了自己的地道,但它也会在你死后被黑暗吞没。
(11)、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性格、志趣、爱好,正如他自己在该书几近结尾处所说:“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他们去从头至尾地进行批判:我坚信,人们总归会看到一个正直、善良、无怨无恨、与世无争的人,一个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更容易忘记别人过错的人,一个在爱恋温馨的激情之中寻找自己全部幸福的人,一个凡事都实心实意到了不谨慎,到了难以置信的忘我程度的人。”
(12)、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
(13)、这种危险的方法,不久便使我非但获得了极端娴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叫我获得了在我这样年龄的人谁也没有的那种关于情欲方面的知识。我对事物本身还没有一点儿概念,却已经了解到所有的情感了。我什么都还不理解,却已经感受到了。我接二连三感受到的这些混乱的激情,一点也没有败坏我的理智,因为我那时还没有理智,但却给我造成了一种特型的理智,使我对于人生产生了荒诞而奇特的看法,以后不管是生活体验或反省,都没能把我彻底纠正过来。
(14)、不幸的是,让-雅克虽然以未受到文明的异化、保持着一颗野蛮人心灵的自然人自居,但现实则是他生活于人心不古的文明的社会状态。在他自己看来,他的口与心、话语与激情是直接对接的,他希望别人能够从其话语直接看到、读懂他的内心。而在社会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无法实现内心的直接沟通的,话语就成为一种必要的交流媒介。而话语恰恰是让-雅克致命的缺陷、甚至梦魇,令他深受误解之苦。说者满怀激情,听者无动于衷:在《忏悔录》结束时,当让-雅克把自己的手稿朗读给他人听,并慷慨激昂地表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换来的是一阵难堪的沉默:“我的朗读就这样结束了,大家都默默无言。”(670)沉默或者说无语阻断了让-雅克与听者的沟通和交流,自我和他者之间,即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没有实现。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和《对话录》的卷首题铭中两次引用奥维德的名言来表露心迹:Brabarushicegosum,quianonintelligorillis(对他们而言我是一个野蛮人,因为他们不能理解我)。
(15)、 心灵的出轨
(16)、对于自己性格的懦弱胆小,卢梭并没有避而不谈,书中展现了一个真实、血肉分明的人物,从书中严谨的言语中可以看见一个经历了世间冷暖的老人,苦苦追寻一生,却不知什么才是自己追求的。其生前的困顿,死后却备极哀荣。
(17)、当时卢梭写这本自传的社会背景是处于法国大革命的时期,当时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群众运动的精神也不断高涨。卢梭之所以写这部自传,也是对自我所犯的罪恶进行忏悔。卢梭在当时面对着各种谴责污蔑,并且深受其他人的迫害与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能有勇气写下这本书,足以看出他想要控诉的内容对人们的侵犯有多么的深。
(18)、到里昂之后的第三天,当我们在离我们下榻的旅店不远的一条小街经过时,勒·梅特先生又犯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客,使我害怕极了。我赶快大声喊叫,求人来帮助;我说出我们住的旅店的名称,求大家把他抬回旅店去。然而,正当人们赶来救一个倒在街上、失去知觉并口吐白沫的病人时,他唯一的朋友和依靠的人却抛弃了他,赴大家没有注意我的时候,我赶紧走出小街,溜之大吉。
(19)、一般地说,直接话语类似于戏剧中的场景,用来传达较为重要的信息,“直接文体的使用就像聚光灯一样照亮中心人物”间接话语用于传达相对次要的信息。直接话语和间接话语在视觉上造成的光与影的对比以及它们在文本中的转换,也导致了说话者前景化和背景化的更替。让-雅克与华伦夫人的直接话语权的易手最典型地说明了直接话语的这种聚光效果。在《忏悔录》中曾经开口的众多人物,除让-雅克之外,最频繁的直接话语来自对让-雅克有过知遇之恩、被其称作“妈妈”的华伦夫人。在安纳西、尚贝里、沙尔麦特等被幻化的伊甸园里,华伦夫人的每次出现或让-雅克每次回到她的身边几乎都伴随着她的亲切声音。(9) 特别是令卢梭无限回味、反复提及的与华伦夫人的初次见面:以直接引语出现的华伦夫人的话语对于收留漂泊无定的让-雅克产生了一锤定音的效果。(10) 这位昔日情人的直接话语不仅在听觉上像穿越半个世纪的悠长回声,对于晚年颠沛流离、倍受磨难的回忆者来说不啻为一剂抚慰镇痛的良药,而且在视觉上像是投射在华伦夫人身上的强光,使其散发着圣母一般的光晕。可是,同样是在华伦夫人身边,让-雅克却发现自己的管家和情人的位置已被他人取代,在他失去华伦夫人而最终走出伊甸园化的沙尔麦特时,华伦夫人的直接话语权悄悄地被剥夺,她对自己移情别恋的辩解呈现为一系列间接话语:“她很快就已非常直率的态度向我说明了一切,[……]她认为这是极平常的事情,她责备我对家里的事情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还说我时常不在家”(272)。经过叙述者间接转述的话语将她华伦夫人推向背景,原来投射在她身上的光束变暗,转而射向让-雅克,将他推向前景,他内心的委屈和痛苦以直接话语形式倾泻而出:“‘啊!妈妈,’我以难以压抑的难过心情向她说,‘你怎么竟跟我说这样的话呀?我对你的热爱所得到的就是这样的报酬吗?你曾多次挽救了我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剥夺令我感到生命之可贵的一切东西吗?我将为此而死去,可是将来你想起我的时候一定会后悔的。’”(272-273)而华伦夫人的辩白只不过是毫无说服力的托词和应付,被消解于叙述者的转述中:“她用十分平静的态度对我所作的回答,简直快使我发疯了。她说我还是个孩子,一个人是不会因为这种事而死的,她说我什么也不会失去,我们仍和以前一样是好朋友,在一切方面都还是同样的亲密。”(273)华伦夫人无力的安慰和表白激发了让-雅克更为激烈、更为夸张的反应,他的话语和感情如开闸的洪水奔涌而出:“我立刻跪在她的脚下,搂住她的双膝,泪如雨下。‘不,妈妈,’我激动地对她说,‘我太爱你了,决不能使你的品格受到损害,占有你,对我来说实在太宝贵了,我不能同别人分享。’”(273)
(20)、1750年,他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这篇论文一举成名,登上了文坛。成名之后的卢梭决定今后一生都要过他论文中所描述的那种合乎自然的简朴的生活,他对他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从衣着和服饰改革做起;他不穿细布衣服,不穿白色长袜,不藏金银饰品,尤其决定从此不追逐名利。他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他做到了。
2、卢梭忏悔录主要内容
(1)、在《忏悔录》里卢梭面对着种种谴责和污蔑、中伤和曲解,自信他比那些迫害和攻击他的大人先生、正人君子们来得高尚纯洁、诚实自然,一开始就向自己的时代社会提出了勇敢的挑战:“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
(2)、我一被引进去,就摘下面具,说出了真实姓名。那位参议员登时脸色惨白,手无足措。“先生,”我用威尼斯的习惯对他说,“我来打扰阁下,很抱歉。但是在你的圣吕克戏院里有个叫维罗奈斯的人,他已经受聘为法国国王服务了,我们曾派人一再向你要他,可都没有效果,我来此是以法国国王陛下的名义向你要这个人的。”我的简短的致辞产生了效果。(311)
(3)、 苏 醒
(4)、书中,我也看到,一个人一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那几步,出走,遇到贵人,自己的成果受到认可,某次大的挫折
(5)、卢梭的“诚意”源自哪里呢?我认为源自他的“良知”,如果没有“致良知”的英勇无畏,没有人会这样去“家丑外扬”,也不能如此平静幽默地刻画自己的灵魂。
(6)、 两个世界
(7)、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自传的过程无形中都会产生一种扬长避短的心里。而这种心里无疑会扭曲真实性、坦诚性。
(8)、然而,若要说《忏悔录》就是因为作者以前所未有的坦诚亮出了自己的恶行才使它红极多时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忏悔录》真是这样一本书,即使它如何有文学色彩,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描写了一个恶棍的弃暗投明。卢梭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仅没有掩饰自己一生中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过错,而且当他已开始意识到自己就要一步步地走向深渊时,他是如何以一种自然人的人格力量粉碎这些丑恶的。而实际上,卢梭在当时也就是始终以一个自然人的面目出现在巴黎的上流社会中,所以他傲视权贵、憎恨虚伪、向往简朴。
(9)、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10)、瓦朗夫人的影响下,卢梭的性情变得敏感率真,甚至多变。卢梭并不是一个学院派的只是分子,虽然他的论文曾荣获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奖,但他仍不能给自己谋一份正当的教职,过着知识份子贫困的生活。要命的是,他与自己的女仆生了一堆孩子,并且他说他从未爱过他的女仆,他所爱的,只是贵族淑女之流。
(11)、(1)MikhaïlBakhtine,“Dudiscoursromanesque”,inEsthétiqueetthéorieduroman,Gallimard,1978,pp.152-1
(12)、第一部是1761年发表的《新爱洛伊丝》。这是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位贵族小姐朱丽同在其家中担任家庭教师的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这对青年人的爱情悲剧。卢梭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谴责了封建制度门当户对的思想,要求个性解放,呼吁自然的爱的结合。作品对于人物的感情和大自然的细腻描写,特别是通过人物的感触去描写自然,使自然和人物的感情水乳交融,使这部小说成为启蒙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13)、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14)、卢梭由于儿时所受的不幸,一种正义感便在他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这种感情伴随了他的一生,并且构成了他信念的基础。
(15)、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16)、《忏悔录》分两部分,上册和下册。上册(第1卷至第6卷)从他的诞生叙述到1742年他带着他的音乐“数字记谱法”从夏梅特到巴黎;下册(第7卷至第12卷)追忆的是他登上文坛之后的不幸遭遇和被逐出圣皮埃尔岛之后不得不流亡英国的经过。
(17)、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根据小说中叙述者对人物原话的模仿程度,将人物话语按照再现的忠实性从低到高分为讲述话语(discoursnarrativisé)、转换话语(discourstransposé)和转述话语(discoursrapporté)。讲述话语模仿度最低,距离原话最远,话语具体信息基本丧失,几乎变为纯粹的事件叙事;转换话语是叙述者以间接引语形式转述人物的话语,并非一字不差地复述,而是对话语加以凝练,与自己的话融为一体;转述话语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接引语,叙述者佯装把发言权完全让给人物,其模仿力最强。(7) 我们可以把讲述话语和转述话语统称为间接话语,二者只是模仿程度不同,其共同点是叙述者有意磨平人物话语的个性和特点,以自己的语言来过滤人物的话语,在间接传达人物话语的同时也打上了自己的倾向性,不仅造成信息丧失,而且使信息有所失真;转述话语是直接话语,一字不差地直接引用人物的话,其表达性、忠实性最强。
(18)、我于一七一二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公民伊萨克·卢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祖父留下的财产本来就很微薄,由十五个子女平分,分到我父亲名下的那一份简直就等于零了的作用,教育是万能的。,全家就靠他当钟表匠来糊口。我父亲在这一行里倒真是个能手。我母亲是贝纳尔牧师的女儿,家境比较富裕;她聪明美丽,我父亲得以和她结婚,很费了一番苦心。他们两人的相爱,差不多从生下来就开始了:九岁时候,每天傍晚他们就一起在特莱依广场上玩耍;到了十岁,已经是难舍难分的了。两人心心相印和相互同情,巩固了他们从习惯中成长起来的感情。两人秉性温柔和善感,都在等待时机在对方的心里找到同样的心情,而且宁可说,这种时机也在等待着他们。因此两个人都心照不宣,谁也不肯首先倾吐衷肠:她等着他,他等着她。命运好象在阻挠他们的热恋,结果反使他们的爱情更热烈了。这位多情的少年,由于情人到不了手,愁苦万分,形容憔悴。她劝他去旅行,好把她忘掉。他旅行去了,但是毫未收效,回来后爱情反而更热烈了。他心爱的人呢,还是那么忠诚和温柔。经过这次波折以后,他们只有终身相爱了。他们海誓山盟,上天也赞许了他们的誓约。
(1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想,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卢梭。
(20)、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3、卢梭忏悔录简介
(1)、人们可能会反思自己一生的行为,但很少有人能将自己的这些方面描写的如此详细并让世界所知,因为人本性就是青睐于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隐藏缺点,从而受到别人的喜爱与尊重。至少现在的我是万万做不到的。
(2)、卢梭的“诚意”源自哪里呢?我认为源自他的“良知”,如果没有“致良知”的英勇无畏,没有人会这样去“家丑外扬”,也不能如此平静幽默地刻画自己的灵魂。
(3)、领了年金,我就不敢说真话,就失去了言行的自由,就不能勇敢行事了,我往后还能独立自主和远离名利吗?一接受了年金,我往后就得阿谀奉迎,或者闭着嘴巴,什么话也别说。
(4)、(12)JunkoMikami,LesrelationssocialeschezJean-JacquesRousseau,essaidelecturecritiquedelasecondepartiedesConfessions,Slatkine,GenèveParis,19p.31,n.
(5)、只有我是这样的人。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象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只有读了我这本书以后才能评定。
(6)、这本书是在卢梭处于晚年悲惨的境地时的自省反思,整个自传基本是在他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写完的。主要讲述了卢梭这一生中,社会是如何改变了他,社会对他的虐待是如何把悲惨的生活呈现给他。
(7)、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
(8)、1742年,卢梭带着自己编写的音乐《新记谱法》和喜剧《纳尔西斯》到巴黎,试图在巴黎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同年,卢梭结识了之后的好友和敌人狄德罗。1743年,与杜宾夫人相识。担任法国驻威尼斯使馆秘书。在威尼斯期间,发现这个被人夸耀的共和国政府有许多毛病,产生了写一部论政治制度的书的念头,但并未完全实现,只写成一篇短论文,题为《社会契约论》。1744年,卢梭离开威尼斯回到巴黎。
(9)、他有着几分纯真又有着少许的豪迈,经常怀着饱满真挚的情感穿梭于小姐贵妇的裙裙摆摆之间,在激情的驱使下做出一些真挚可爱而又略显荒唐愚笨的事,种种情丝波动他都作了如实的描述。对友情的无比真挚常常换来背叛伤害,内心的柔软让他一次次的决定付诸东流。对音乐对文学的造诣都是听从内心的驱使而自然地流露,没有一丝的娇柔造作。
(10)、1762年,卢梭发表的《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教育论著,该书的副标题就叫《论教育》。它描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结婚,到进入社会受教育的全过程。主张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该书因其反封建性而给作者招来不断的灾难。书一出版便在巴黎被禁被焚,卢梭也被迫逃亡瑞士。
(11)、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12)、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那时就是那样的人。
(13)、而且,关键也不在于卢梭性格的二重性,而在于他以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统摄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并且在最紧要的关头,总能让这种自然的性格占了上峰。
(14)、1741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迪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1750年,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第一篇著名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
(15)、“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生存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16)、无需看他的照片也能想象出他有一张俊美的脸庞并略带一些女性的柔美气质,因为文中提到过有好几个gay取向的教士主动接近并骚扰过他。看到他的照片时还是被惊到了,美的有点让人心生妒忌,那样的五官那样的面庞怎么就给了一个男人?
(17)、由于幼年丧母,生活所迫,他小小年纪就离开故乡、亲人,徒步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在他当学徒时,他边干活边看书,是书把他的心灵引回到比他的职业赋予他的感情更加高尚的那种感情上来。他是个重心灵重感情远胜于重理智的人。在他一次次的旅行中,山峦、草地、树林、村庄还有清晨小鸟的歌唱以其无穷无尽的魅力吸引了他的整个生命。他后悔没有写旅行日记。我可以想象得出我们这位天才的幸福。田野的风光、清新的空气、步行所带给他的那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快乐,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位伟大的作家一生所努力追求和向往的。
(18)、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本小册子并非来自敌人的营垒,而是出自于他曾经崇拜过、后来又与他产生了隔阂的伏尔泰之手。卢梭就要被他的敌人和友人涂抹得漆黑一团了,就要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千古罪人了。于是,卢梭迫切地感到了为自己的人品和学说辩护的必要;于是,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噙着辛酸的泪水开始了《忏悔录》的写作。整个自传都是他在逃亡的生活中断断续续地写成的。在莫蒂亚和圣皮埃尔岛时,他仅仅写了第一章,逃到英国的乌敦后,他完成了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前半部分,第五章到第六章则是完成于回到法国之后的特利堡,时间是1767 年。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忏悔录》的第一部。经过两年的中断之后,他又开始了第七章第第十二章、也就是《忏悔录》第二部的写作,最后峻工日期是 1770 年 11 月。卢梭辞世后,他的《忏悔录》才开始问世了。第一部发表于 1781 年,第二部发表于 1788 年。
(19)、 正如序言所说,他选择坦诚。他将生平经历,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全都毫无保留地说出:他坦白偷窃的习惯,披露与几个夫人的情事,道出将五个孩子送入保育院的始末……。即便如此,也不损他思想的卓越,比如他对金钱就有着高明的见解: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正因为这样,我才牢牢掌握自己占有的金钱,不贪求没有到手的金钱。」 多么振聋发聩、醍醐灌顶啊!人世间多少人在追名逐利中荒废自己的一生,他们用物质、金钱建立起海市蜃楼;他们不爱思考,他们人云亦云,他们随波逐流;他们所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大脑奉献给世俗社会,让社会替他们思考,帮他们做选择;他们盲从,他们无视内心真诚的呼唤,他们碌碌无为虚度自己的年华;他们听任世俗命运的摆布,他们自怨自艾满腹牢骚;他们胆小、懦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他们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不堪。 但亲爱的朋友们啊,我们可是会思考的芦苇!这世间应该有更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追求,它不会随着时间变质,它历久弥新,它是永恒的!两千年前,老子的道德、佛陀的金刚、耶稣的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现在依旧鲜活着,焕发着光彩;简洁明了的勾股定理、欧拉公式,一经提出便是永恒,未来无论人类文明是否存在,这些数学定律都将永远正确;虽然左丘无目、孙子断足、司马遭宫,但他们退论的书策,万世不将磨灭。这些都是通过人类的智慧,所求得的永恒。如今钟表匠的儿子,二十五岁的卢梭决定追求学问,他说: 「一个人只要对于学问有真正的爱好,在他开始钻研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就是各们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使它们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互相阐明,哪一门也不能独自存在。虽然人的智力不能把所有的学问都掌握,而只能选择一门,但如果对其他科学一窍不通,那他对所研究的那门学问也就往往不会有透彻的了解。我觉得我的思路是好的和有用的,只是在方法上需要改变一下。我首先看的就是《百科知识》,我把它分成几个部分加以研究。不久,我又认为应当采取完全相反的方法:先就每一个门类单独加以研究,一个一个地分别研究下去,一直研究到使它们汇合到一起的那个点上。这样,我又回到一般的综合方法上来了,但我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有意识这样做的。在这方面,我的深思弥补了知识的不足,合乎情理的思考帮助我走上了正确的方向。不论我是活在世上还是行将死去,我都一点不能再浪费光阴了。二十五岁的人了,还是一无所知,要想学到一切,就必须下决心很好地利用时间。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命运或死亡可能打断我这种勤奋治学的精神,所以我无论如何要先对一切东西获得一个概念,为的是一方面可以试探一下我的天资,另一方面也可以亲自来判断一下最好是研究哪一门科学。」
(20)、《忏悔录》中以直接话语形式再现的“所言”,如同书中所写的“所为”或“所想”一样,最终目的要落实为“所是”,这个“所是”就是他在各部著作中反复表达的自然人形象。卢梭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回归自己的内心,把对自然人的想象投射于让-雅克身上。他所崇尚的自然人情感和话语的直接性、自发性和原始性在让-雅克身上得到了体现。自然人形象和特征已经内在化为卢梭创作的一个基因,在《新爱洛伊丝》中这一基因生成为圣普乐、朱莉,在《爱弥尔》中生成为爱弥尔、索菲,在《忏悔录》中则内化为“举世皆浊(altéré)我独清(innocent)”的让-雅克,自然人神话从而具象化为个人神话。福楼拜的那句名言完全可以套用在卢梭身上:“自然人就是我!”“只有我是这样的人。”(3)虽然卢梭在《忏悔录》开篇就誓言“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但是他所写成的让-雅克仍旧是一个皮格马利翁式的想象的创造物,呈现出来的是卢梭自认为的、他所希望的“自为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原原本本的“自在的存在”。让-雅克的“所言”同其“所为”、“所感”和“所想”一样,与其说是他过去的实在所言,不如说是一种修辞,是其语言哲学观的一个体现。这些直接话语以其强烈的抒情性构成《忏悔录》中最诗意化、最小说化、最戏剧化的段落,也是最不可信的段落。如法国自传研究专家古斯多夫在论及自传的意义时所言:“不管古往今来的实证主义批评家如何声言,特有的文学、艺术功能比史实、客观功能更加重要。而如若真正理解自传的本质,则文学功能本身较之其人类学意义则显得更加次要了。”(30)
4、卢梭忏悔录在线阅读
(1)、在这本书中,卢梭被骂得一无是处,其中还特别提到了卢梭遗弃了他的孩子们,因而卢梭是“一个够不上尽自己最起码的义务的坏蛋”。
(2)、我于1712年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个穷钟表匠,母亲是个牧师的女儿。我一生下来便要了母亲的命。我儿时酷爱读书,崇拜希腊和罗马的古人。我也有不少缺点,嘴馋,搞过恶作剧。我性喜柔情宁静,怀有爱人之心,并切望被人所爱。11岁时,我爱过一位22岁的姑娘,但她并不在意,我当时十分气愤。
(3)、卢梭认为应当从教育入手。他对身患沉疴的人类社会虽然持悲观态度,但他对人是乐观的:社会败坏了,但人是善良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获得新生。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撰写了《爱弥儿》。这本书哺育了近代和现代教育学,瑞士的裴斯泰洛奇(1746—1827)、德国的福禄贝尔(1782—1852)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1870—1952)都从这本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他们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实践和创新。法国19世纪的夏多布里昂说:“这本书(《爱弥儿》)在现代的欧洲引发了一场彻底的革命。这本书的出版,是欧洲各国民族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法国的教育完全变了样。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
(4)、(30)GeorgesGusdorf,“Conditionsetlimitesdel’autobiographie”,inPh.Lejeune,L’AutobiograpphieenFrance, op.cit.,p.2
(5)、等。一些不凡的人,能从这些人生的戏码中获得很多改变很多,但普通人却只有能力将这些关键点变得平白无奇 。
(6)、(27)Essai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p.4
(7)、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但决没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说成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8)、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9)、周六:当代文艺话题、影视小说IP等分析或编辑小记
(10)、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的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只有我是这样的人。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只有读了我这本书以后才能评定。
(11)、1749年,卢梭应达朗贝尔之约,为《百科全书》撰写音乐词条。7月,狄德罗因发表《一封关于盲人的书信》被关进巴黎郊外的万森纳监狱。卢梭在去监狱探望狄德罗途中,看到《法兰西信使报》上刊登的第戎科学院《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的征文启示并计划参加。1750年,卢梭的应征论文获得头等奖,这篇文章后来被学界简称为《论科学与艺术》。论文在署名“一个R内瓦公民”发表后,默默无闻的卢梭由此成名,时年卢梭38岁。
(12)、等。一些不凡的人,能从这些人生的戏码中获得很多改变很多,但普通人却只有能力将这些关键点变得平白无奇 。
(13)、既然这部书是产生于一个那样的背景之上,所以,这部书名曰“忏悔”,实际上却是论辩与抗争。只要我们一读了这本书一开头的那几段话,我们也就明白了卢梭当时的心情和他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所在了。
(14)、“在一个话语场景中,使用直接陈述赋予说话者以某种攻击性:对面的以间接陈述表达的人陷于无力的缄默中[……]。因此,直接和间接呈现出人物力量的对比。”(11) 在威尼斯,让-雅克担当法国大使的秘书,这一工作是他一生中所从事的唯一正式职业,也是他真正投身社会、陷入各种社会交往和关系的时期。他的仗义执言,他为了自身的尊严和利益而进行的抗争很快使他与上司、同事及周围人的关系发生恶化、紧张,直至爆发冲突。让-雅克与一个又一个的对手交锋,他的话语也一次又一次地浮出叙事的水面。试看:
(15)、1745年,完成歌剧《风流的缪斯》,认识女佣黛莱丝并同居,后来成为卢梭事实上的妻子,并陪伴他一生。1746年,照卢梭的说法由于无法供养,他们把第一个孩子送进了孤儿院。同年,卢梭担任杜宾夫人的秘书,创作诗歌《茜尔维的林荫道》。1747年,创作喜剧《冒失的婚约》。1748年,与埃皮奈夫和乌德托夫人相识。
(16)、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薰陶下,他的心慢慢定了方向。他在悠然的平和中度过三十年。步入壮年是时,他开始了个人的写作生涯,著书《爱弥尔》。可由于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己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其中还遭友人所害。凡此种种,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
(17)、 可是,真正的大师在哪里,我又该如何向他们学习?我想最近读的一本书可以给些启示,这本书告诉我一个普通钟表匠的孩子,如何成长学习,最终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卓越旗手。这本书是在作者遭受压迫时为表白人格所写的,他在序言中大声疾呼: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书本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的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面前,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就是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书是在他年近六旬时写下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出版了奠定他欧洲思想史上崇高地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情悲剧小说《新爱洛伊丝》,论述教育的《爱弥儿》等著作。一个著作等身的思想巨擘,他想在回忆录说些什么?一位六旬老者,又将如何回顾他的一生?
(18)、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19)、卢梭的自传体作品,他死后出版的《忏悔录》(1769),开创了现代自传的先河。
(20)、读者不难发现,上、下两册的笔调有明显的不同。上册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好像是在讲故事,他说:“上册是在伍顿和特里堡写的,当时的心情恰然自得,非常愉快。我所回忆的往事,件件都给我带来新的欢乐。我愈回忆它们,便愈感到新的乐趣,我可以无拘无束地谋篇布局、斟酌词句,直到把文字写得满意为止。”
5、卢梭忏悔录读后感
(1)、卢梭诞生在信奉喀尔文教义的日内瓦,童年时候喜欢读普鲁塔克的书。他高自期许,想做一个古希醋人和古罗马人。然而,这个模仿古罗马英雄行为的少年“勇士”,在年满十八岁那年却经不起考验,暴露出自已是一个临事胆怯的懦夫。1730年4月,他受华伦夫人之托,护送音乐家勒·梅特到里昂。勒·梅特是一个癫痫病患者,华伦夫人嘱咐卢梭:勒·梅特需要他陪伴多久,就陪伴多久。然而,
(2)、所以,全书一开始,卢梭就以一个平民的自信叙述了自己的家庭、双亲、亲戚、邻居、友人以及他那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啊,到处是亲情、友情、恋情,到处是温暖、慈祥、关怀,到处是善良、美德、纯真。生活是贫寒的,然而生活的颜色却是浓浓的暖色调;生命是翠绿的,世界的万物奏响是欢快美妙的青春节拍。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是健康的、完美的,他简直就是自然的精气、上帝的灵光共同铸造出来的一件艺术品。
(3)、下卷也就是第七章。他前后总共记录了八年第八章一共六年半,第九章是一年半,第十章有着三年的时间,11章,12章,加起来一共是六年的时间,下卷主要写的是卢梭在巴黎的生活,以及他与百科全书派的恩怨和他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下卷也引发了卢梭的忏悔,忏悔当时的社会。
(4)、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5)、卢梭的父亲在他10岁时,与人发生纠纷,诉讼失败被通缉,被迫离开円内瓦,逃往法国里昂。父亲离开后,卢梭寄住舅舅家,舅舅把卢梭和他表兄一起送到円内瓦波塞村的郎贝西埃牧师家,学习古典语文兼绘图、数学。
(6)、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7)、((法)让·雅克·卢梭《忏悔录》上海译文2014)
(8)、卢梭关于人类社会的理论书籍写出之后,在当时专制的法国生活愈加困难,几乎不为权贵所容。英国哲学家休谟邀请他去自己的乡间别墅避难,卢梭欣然赴往。然而,他的敏感性情使他几乎不能与休谟友好共处,在宣称休谟谋害自己之后,他回到了法国。
(9)、写到这里,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他说:“感谢上苍,我终于把我第三件难以说出口的丑事坦坦白白地全盘说出来了。”
(10)、卢梭在《忏悔录》中遵守了自传的这一默认的成规,在直接引语的使用上惜墨如金:全书出现直接引语的情况总共不到一百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物的话语是以间接形式呈现的,在此背景之上偶尔散落着一些或长或短的直接话语如果把书中间接话语喻为海洋,那么以直接引语出现的直接话语就像星星点点浮出水面的小岛。出自传主让-雅克(6)之口的直接引语更是屈指可数,只有二十余处,每处也不过寥寥数字、数语,成段的独白极为罕见,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忏悔录》中无足轻重,甚少引起人的注意。即使这为数不多的直接话语也很难称得上让-雅克在过去的真正所言,其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其中隐约闪现着卢梭的语言哲学思想。直接话语虽短虽少,其所蕴含的意义却并不贫乏。我们知道,卢梭在其理论著作中反复回到起源问题,描写了自然人的生存形态,除了借助于假设和想象外,也不时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自然人身上;而他在其自传中为了建构自我的形象,又反过来把自然人的影子投射到自我身上,来再现过去的话语及其形态。
(11)、16岁那年,我在安那西做学徒时认识了美丽的华伦夫人。我既是她的学生、朋友,也是她的情人。后来,我不甘心做学徒,便流落到意大利,结果因身无分文而不得不进了都灵的一所宗教收容院。以后,我又相继当过店铺的伙计和某伯爵夫人的秘书。伯爵夫人临死时,我偷了她一条让我迷恋的小丝带,被查获后,我竟无耻地嫁祸于一位我所钟爱的女仆。这件事一直让我良心不安。我的另一件丑事,便是难以控制我内心的情欲。我曾在一僻巷中调戏过打水的姑娘,被人逮住时,我又靠谎言脱身。
(12)、《忏悔录》作为一部典型的自传,在再现让-雅克过去的话语时,遵守了自传写作的惯例:直接的话语的出现不仅数量少,而且篇幅短。让-雅克的直接话语像聚光灯一样是自我英雄化的一种手段,是内心的即时、直接的表达,且大多是在一种极度激动、亢奋的情形下发出的,不是传递某一信息,主要是传导某种激情。让-雅克话语的这一特点与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论语言的起源》中所描述的人类最初的语言十分契合。卢梭通过再现其“所言”最终落实为其“所是”,这个“所是”就是他在各部著作中反复表达的自然人形象。卢梭在自传中再现让-雅克及其话语时是以自然人为原型的。
(13)、每个女孩子的心中,都曾把自己幻想成童话里的“公主”,怀揣着七彩梦想,等待着那个宿命中的“白马王子”。但,我们往往只能猜中开头,却猜不中那结局……郑微是幸运的,她少女时的梦想最终成为了现实,她期望嫁给的那个人最终成为了她的丈夫。正如她送给林静的那本《安徒生童话》,她真的成了童话世界里那个令人艳羡的公主!但尽管如此,她从十七岁少女怀春到达到自己的心愿,其间所经历的波折也是她不可能猜中的。
(14)、(25)Essaisurl’originedeslangues,op.cit.,p.3
(15)、 寻找人生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卢梭忏悔录主要内容9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