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中职古诗词鉴赏教案116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古诗词鉴赏教案

1、小学古诗词鉴赏教案

(1)、(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2)、(1)古代诗词中不同题材的诗词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会用到不同的意象。请说说上文所属题材类别并写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意象。

(3)、体现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编写。

(4)、A.“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与辛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含义相同,均寓有英雄难觅,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感慨。

(5)、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6)、(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7)、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8)、钻戒象征永恒,白纱象征纯洁,我们的主人公以莲为信物寄托情思,所以莲花在此象征了作者心中的真情,莲花的高洁喻示了作者情感的高洁。

(9)、④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让人一言难尽呀!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读出“意万重”之感。

(10)、另有杜甫“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湿”字表现钟声穿空渡水而来,袅袅的余音又消失在遥远天边,视觉用触觉来表现,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苦雨”中雨湿不得上岸感情。“寺多红叶烧人眼”之动人心目,给人强烈印象,正是由于巧用夸张、通感,炼“烧”字结果。

(11)、一个“扑”字和一个“护”字,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

(12)、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此,诗句与诗句不同,根据词牌填写,字数有多有少。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13)、诗人的身世特征,比如李白的仕途不顺,陆游的报国无门等等,这些事必须了解。他们的感情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14)、B.“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一句是赞颂辛弃疾文武风流,豪气四益,且麾下兵精将猛已作好了北伐准备。

(1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A.“单车”写独自奉命出使,一个“单”字可见作者心情的孤寂。

(17)、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8)、《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19)、古人苦吟推敲的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地传情达意。这些精炼传神词语,或增强生动形象性,或充满情趣,或使诗意更准确,或使诗句翻出新意。词语准确可从实词和虚词两方面来把握。

(20)、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2、中职古诗词鉴赏教案

(1)、阅读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一词,完成10-11题:

(2)、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风烛,风中的蜡烛。

(3)、能说出古诗文鉴赏考点:“画面描述”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能解决此类问题。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王维使用了“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这就是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用色法。把红与绿给予高度的强调——红得似乎要燃烧起来;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于是盎然的春意,秾丽的春景,便通过红绿二色的突出与夸张而跃然纸上了。只有盛春,才有这样的美景。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中的花是“乱”的,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朵,西一簇,零星开放,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矮小,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5)、解释字义:破即碎,不完整。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6)、(2012年)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7)、这句诗出自__朝诗人王安石的___,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____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全句诗意是________________。

(8)、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送行者目送行人远去,直到无法望见,却还在凝望留在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言尽而意无穷。

(9)、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10)、鉴于此,本节课从如何读懂诗歌入手,教会学生解读古诗的方法,掌握解读古诗的钥匙。(教学目标)学习读懂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

(1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禹锡。他在20多岁说“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在他面对23年的.贬谪生活时,他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他这样鼓励自己,“人生不失意,焉能报几知?”在60多岁的时候写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一生都想着恢复盛唐。请记住这位写了722诗作的诗人!

(1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5)、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16)、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悟出诗、词的不同特点。

(17)、探研古代诗词炼字内容的特点和中考考查的方式、重点

(18)、(检测)完成《复习指导丛书》第110页第题

(19)、(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如何领会深层意思?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例1:阅读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回答问题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20)、考查文化传承能力。古达诗歌既是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古代优秀的文化成果,因此,阅读、鉴赏、理解古代诗歌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这一点,无须笔者啰嗦,读者诸君也会看得清清楚楚。这里,要强调一下的是,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强,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也强;反之,亦然。所以,高考复习要很好地落实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这一考查目的,就必须把功夫下在提高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上。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3、古诗词鉴赏教案导入语

(1)、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

(2)、阅读方法解密:①四言诗一般是“二二”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辛弃疾《永遇乐》中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描写的都是山河破败之景象。

(4)、(答题模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5)、(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6)、如何做好古诗词鉴赏题?(掌握方法、沉着做题)

(7)、·《雨霖铃》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一是景物特征鲜明。“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暗淡凄清且具有较大的联想空间;二是景物含情。试想蝉是寒的、风是冷的、月是残的、柳又有留意,怎不引起留恋与哀愁呢?这便是融情入景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8)、这类题多以诗词中有特色的字词或句子作为考察对象,这些字词或句子在诗词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或效果,因而值得品味。

(9)、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问题:⑵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1)、标题如: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10)、文天祥抗元不幸被俘,汉奸张弘范当元军元帅,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正在海上抗战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就拿这首诗给他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义正辞严,表现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在中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文天祥那种忠贞不贰的伟大情操,更是使他得以名垂千古,留芳万世。

(11)、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12)、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13)、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14)、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

(1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6)、(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的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用词具有表现力角度加以品析。

(1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8)、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作品所展现的情境,并配以符合情境的音乐,将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兴趣。如周邦彦的《苏幕遮》,作者描写农历五月荷花摇曳生姿的美感,运用多媒体展现婀娜多姿的荷花,师生可以共同从视觉上感受到诗人笔下那在微风中如舞者在舞动中的荷花。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再次运用多媒体的音频,让学生既感受名家朗读的风采,也感受自己学习后朗读的情感变化。在这个阶段就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多样化体验的功能。所以说,多媒体教学不仅打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扇窗,补充了学生的情感世界,还使学生如临作者创造的情境之中。

(19)、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20)、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步)

4、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

(1)、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两首诗炼字精妙,“平”字写出江潮涌涨、与岸齐平,“直”字写出烟的劲拔之美。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考点中对诗歌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要点。

(5)、(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________、________、捣衣声等。

(6)、《雨霖铃》一词写于作者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结构图:

(7)、〖1〗反复阅读古诗,找出诗句中的关键词及重要意象

(8)、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9)、C.该词着力塑造了一个作者所崇敬的当代英雄—辛弃疾的形象,并在这一英雄豪杰的形象里寄寓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己即盼望北伐成功国家统一。

(10)、A.这首诗从“风”写起,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就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表现出塞北之风的狂暴肆虐。

(11)、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12)、(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郎州时写的,当时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那时他三十四岁。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而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13)、⑥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14)、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15)、⑴柳“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16)、③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

(17)、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

(18)、“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的意思为:孤忠忧时,而朝廷避战,又能有何结果。如今登上建康城头,念及迁都之事,不禁涕泪交流,不能自已;表现作者已然年老,回忆往事,仍壮心未已;第二首词作者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过对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由此概括即可。

(19)、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某句诗句抒发/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近景,绿树环合,别有天地,幽雅恬静而富有神秘感;下句是远景,是田庄的背景,村后青山迤逦伸向远方,又表明这田庄不是孤寂的,而与外界紧紧相连,这远山送青、眼前翻绿的景象,恰似一幅绝妙的青绿山水面,让人心往神驰,浮想联翩。

5、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

(1)、学生在学习中主要通过朗读背诵,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背景常识,学习中通过合作、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赏析这首词,感悟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

(2)、贫jí(瘠) mù(募)集 卫shù(戍)区 wùxū(戊)(戌)变法

(3)、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5)、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6)、一段悠扬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今天新课的学习。好,一个小竞赛,猜一猜这首歌是哪位影视人物的代表曲目?这正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安小主的代表曲目《采莲曲》。的确,采莲与江南的女子有着不解之缘,采莲女轻巧的小船荡起了荷塘中多少欢乐的涟漪,而那皓腕下的红花又寄托了多少江南女子缱绻的情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恰恰与采莲有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涉江采芙蓉。

(7)、打开房舍就看到场地和菜园,端起酒来又谈起了蚕桑种麻的农事话题。

(8)、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

(9)、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晚钟鸣上苑”),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带没有到来。于诗人终于明白了(了自,已经明白),友人不会来了。

(10)、题空一:根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知,将大雪比作“梨花开”。

(11)、(教师展开话题)这首词,就字面意思,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写一位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现在请同学们解释词中4个词语。

(1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状分析)很多考生埋怨古诗难读,甚至读不懂,对面古诗阅读鉴赏存有畏难或放弃的心理,不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3)、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14)、情感也是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有关景物描写的时候,所谓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这个意思。同样的景色,心情郁闷时看到的就压抑,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就明朗。

(15)、理清该字表现的对象,把该字放回到原句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景象;

(16)、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不宜面面俱到。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位等)理解课文。

(17)、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8)、(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0)、颈联写诗人到故人家里开窗畅饮,亲切谈话的情景。打开窗子,对着窗外的谷场和菜园子喝酒,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端着酒杯款款叙谈农事,说庄稼收成如何,表达了关切之意。此联对仗工整,融为一景,勾画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

(1)、(诗的前一句反映了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后一句反映诗人积极向上的心境。这句诗是诗人的议论,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是诗人的感受。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祥《过零丁洋》)               〔鉴赏〕

(3)、在让学生了解到元曲的基本常识后,教师还可以运用比较法来分析课文:(1)相同点。两首元曲都从写景入手,景物描写生动典型,关键词富有表现力,景中含情。(2)不同点。第一首全篇写景,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蕴含其中;第二首由写景转入怀古,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痛苦生活的同情,直抒胸臆。当然,通过老师的激发引导,可比较的方面还有很多。不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语文基础较好的班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还是按部就班,打好扎实的基础为好。

(4)、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5)、古典词歌用词贵在创新,有新意。要使诗歌“新”、“奇”,往往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现。所以鉴赏诗眼,可以从拟人、夸张、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来突破。

(6)、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7)、②相机理解“一程”“一更”“此声”是指什么声音?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无法安睡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8)、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9)、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10)、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首先弄清怎样才算“读懂”?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领会深层意思,包括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传授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课堂演练)明白以下两首古诗的浅层意思。

(12)、同样的,你也可以从诗歌中的关键字和对景物的关键描写,包括色彩等着手,看出作者的心情。

(13)、设问,问答两体。“所思在远道”是不是对“采之欲遗谁?”的回答呢?自问自答,自言自语,你能从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14)、读完后,(给两分钟背然后请一些同学来背,背得好加三分)

(15)、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16)、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词风缠绵而不颓废,清丽自然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细腻哀婉的人物内心世界和山高水长的场景及气势庞大的队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它们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意境也由此更加深长。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中职古诗词鉴赏教案11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