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127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书籍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是非常全面的,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几乎各个角落,所以要掌握上述关键知识并不容易,或者说,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正是经典的特征。

(2)、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体的五育任务。在论述五育时,既强调了各育的“相对独立职能”,又阐明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大教育论》(捷克)夸美纽斯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

(4)、《教师的情感与智慧》, 《教师博览》编辑部,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行。

(6)、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7)、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8)、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9)、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0)、案例。可以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案例,甚至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案例,但最好的案例,是自己学校或区域的老师亲身经历并书写出来的案例。并且最终,讨论将越来越过渡到以讨论学校或区域的真实案例为主,这是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活起来的最好的办法。如果案例之间,或案例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之间存在着对峙或者说交集点,最佳。

(11)、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在一起,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12)、三是关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记录。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校和班级中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在他的教育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专门笔记本里,他记录了3700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在笔记本的3700页上,我记载了我的全部教师生涯。每一页都奉献给一个人——我的学生……3700个人的命运……这里几乎有我们村的所有成年人。不久前,我偶然想起翻阅一下这些笔记……每个孩子都是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的艺术》第9页)对于每一个孩子在课堂内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记录是非常翔实的。他认为,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苏霍姆林斯基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13)、这涉及到多种写作:计划及总结、教师日记等。

(14)、卡普捷列杰夫《教育心理学》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5)、《爱情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

(16)、日常教育教学应该是研究性的,但研究应该如何进行?

(17)、一连32年,苏霍姆林斯基在儿童入学的最初两星期内,记录有关他们的知识面和表象的资料。每一年让儿童回答的都是相同的问题。例如:从1数到100……说出孩子能认识的植物、动物、鸟类的名称……叫出所认识的机器的名称,并且说说它们有哪些用处……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儿童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值得注意的一些资料:在1935年,35名一年级新生中,只有1人能数到5人能数到20(当时是8岁入学)。到1966年,36名一年级新生中,有24人能数到其余的12人能数到30和40(这时是7岁入学)。这说明,儿童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他们对于植物、动物、鸟类的知识正逐年减少。(《给教师的建议》第124-125页)

(18)、《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9)、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0)、众所周知,教育日记的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许多教育家、名师的专业成长都得益于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日记的写作。正是在坚持撰写教育日记的基础上,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出版了许多部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专著。在这一方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

(1)、这使幼小的苏霍姆林斯基不仅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同伴,爱上了大自然,而且他更尊敬这位老师。他向往着自己的知识能同老师一样渊博,向往能像老师一样。从这时起,苏霍姆林斯基逐步树立了从事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志向。因此在七年制学校毕业时,他毅然决定报考师范院校,后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2)、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3)、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理解地而非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哪里?交集点这个概念源于对思维机制的深刻洞察,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有启发意义。

(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

(5)、苏霍姆林斯基坚持每天记录教育日记,定期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回顾和反思,他的反思并不局限在技术层次,多是一种对人性的倾听与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火热的教育生活和丰富的教育日记,成为他教育著作的智慧源头。他的著作中有各式文体,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散文、书信、随笔以及诗歌和童话故事等。有学者专门对他的中文版著作作过统计,不计重复出版、同书异译和编者编印的,目前他的中文版总字数约为365万字,这是他从1956度年出版第一部著作到他1970年去世(部分著作在他去世后出版)15年中完成的,平均每年约24万字。(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评传》第501-502页)他的著作都不是一些平庸应付之作,每一部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他的所有著作几乎涵盖了教育的所有方面。比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关于人的思考》、《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公民的诞生》、《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爱情的教育》、《给儿子的信》等等。

(6)、这本书已经被列入网师课程,里面关于信任、危机与遭遇等的论述,十分精彩,也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相应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7)、点击右边标题链接查看→关于教师资格证备考的一些不良警示

(8)、下面我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肤浅看法,若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教。

(9)、《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开明书店出版;

(11)、《帕夫雷什中学》, (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他不允许低年级儿童在室内进行三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反对让12~15岁的少年每天花费五个小时去做家庭作业。他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种植大量植物,为孩子们建立天然的“氧气厂”。在教室内,注意合理采光,定期检查课桌椅与学生身高之间的适合程度,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等。他钻研了15年之久,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新作息制度,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适当交替。

(13)、《孟子·尽心上》中最早出现“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4)、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尝试从苏霍姆林斯基众多的著作中抽取框架,梳理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的基本结构,然后将他的著作择其精要,依据结构重新编排,并指出其中的关键,以协助读者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真正贡献,并使之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15)、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16)、(1)资源的整理发放,以及讨论题目的设计。(通常建议至少提前一周,并能跨越周末,以方便老师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17)、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8)、《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窦桂梅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20)、这是前苏联的另一位伟大的实践型教育家的作品,必读。

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读书心得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2)、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

(3)、皮亚杰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思想来源,这本书的核心是: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4)、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只受过8年的学校教育和2年的函授学习,而且在青年时代,残酷的卫国战争留给了他一个伤残之躯,他所长期任教的帕夫雷什中学也不过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偏僻农村学校,为什么在短短52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能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为什么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去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家之外,还在于他始终对孩子和教育事业胸怀大爱,坚持勤奋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对自己的日记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坚持撰写教育日记。在对教育日记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把工作与思考的成果凝结成一部部智慧的结晶,写下了一部部闪耀着其人性思想的教育专著。

(5)、未来,我们要在传承教育经典方面继续努力,为我国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图书,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涵养教师的精神世界。

(6)、《童年的秘密》详尽地告诉父母,儿童的成长有着其内在的精神驱动和规律,儿童的成长需要依靠他们自身不断的有意识的、自主的、独立的与外界环境进行活动(书中称为工作)来获得。成人如果想促进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安全的环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行为尽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导”。儿童自然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如何做

(7)、《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苏霍姆林斯基撰写教育日记的做法,得益于他刚刚担任小学教师时,村子里一位老医士坚持27年来所做的医学记录。

(9)、《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周小山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人想到过儿童身体加速成长的问题。战争开始时,这位医士得了重病。他把自己的记录交给了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现在,他的手头就拥有一个村子的儿童在59年内的发展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是非常宝贵的。

(11)、在你的资源条件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孩子精神生活的丰富?

(1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13)、《教育的奇迹》, 朱永新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4)、在你的学校(班级)里,孩子有机会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吗?你如何保证?

(1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 高万祥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乎等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教师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怀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好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我们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费力气,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获。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他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忘己任,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17)、在医士的坚持撰写医学记录的启发下,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了教育日记的重要价值。就这样,无论平时工作多么繁忙,事务多么琐碎,苏霍姆林斯基一直保留着撰写教育日记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满怀敬业之心,每天都是满腔热忱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工作。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进行着紧张的脑力劳动,安排好自己和学校工作的工作。6点左右去吃早饭;7点后走出办公室,来到学校门口,迎接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到来。白天他忙于工作,进行上课听课、座谈和组织活动,他还抽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做学生的家访工作。晚上则坐下来思考一天的收获,撰写每天的教育日记和撰写文章。直到晚上10点之后才休息。

(18)、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9)、要知道上述结论,或许只要把这本书读一遍就够了。但是理解上述结论,就非常难了,而要让上述结论吸纳进自己的个人教育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教育学本能,就更需要长期的修炼。

(20)、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4、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著作简介

(1)、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重阐述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2)、当苏霍姆林斯基在开始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有一件事引起他的深思。村子里有一个性情古怪的位医士,当他给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量身高和体重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数据都详细地抄录下来。苏霍姆林斯基很好奇,就跟他交谈起来,翻阅了他的记录。令人大为惊奇的是,他写这种记录已经写了27年。

(3)、《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5)、“爱学生,了解学生,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对学生最真诚的职业态度;尤其是《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与《公民的诞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热爱最真实的写照。读这两本书也许是平淡无奇,但是那种对学生真诚的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教育视为生命却在字里行间时刻体现。()《公民的诞生》详细论述了少年叛逆期的心理过程,以及如何培养少年在这阶段的成长。

(6)、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智慧的起源》、《发生认识论导论》等。

(7)、以上,是本书中的选文来源。一般而言,精读本书的选文就足够了。若要专题研究或延伸阅读,可从上述作品中选取。

(8)、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你如何确保在班级整体水平与孩子个性发展之间,在主要领域的学习以及孩子的个人兴趣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或者说和谐?

(10)、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1)、墨子,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

(12)、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3)、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14)、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5)、《孩子们!你们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 教育科学出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人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富有创造性的职业,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教师是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儿童施加影响教师的工作具有滞后性;教师在各种影响和教育儿童的力量(如家庭、集体、学校、书籍、街头伙伴等)中处于“指挥者”的地位;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17)、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8)、《和老师的谈话》(苏)赞科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0)、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主要内容

(1)、记住一个原则:材料总量,不能够超过50页。

(2)、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提出了通过集体和生产劳动来教育儿童以及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这本书记述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咋看之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那一颗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的火热的心所迸发出来的无穷创造力和生命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4)、这本书已经被列入网师课程,其中“浪漫-精确-综合”、“自由-纪律”两组概念可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参读。

(5)、《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对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多次以专门的章节叙述阅读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7)、所谓教育日记,也叫教育随笔、教育反思等,就是教师坚持把每天的所做所读所思记录下来。它不受一些其他成长方式的限制,以短小精悍、迅速及时、取材广泛、形式自由的特点深受教师的喜爱。关于教师撰写教育日记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

(8)、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9)、描写了苏霍姆林斯基五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小学预备班和四年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

(10)、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1)、杜威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思想来源,“我们怎样思维”部分,是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智力的观点的最好的阐释。

(12)、如果共读的次数比较少,宁可选读其中个别章节,而不能贪多求全。如果共读的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建议:

(13)、在这里重要的是对随意识记的强调,知识如何活起来而不是被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存储下来?理解随意识记的原理是关键。

(14)、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15)、可以想见,因为教育教学中的投入探索是长期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也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常读常新的:你不断地会有新的发现和领悟,因为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又深了一层。

(16)、“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但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给教师的建议》第123-124页)

(17)、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重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18)、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分条列出了100条建议,这些建议涉及教师具体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作业整个教学流程,也包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还涉及教师如何促进自身发展、提高专业水平等问题,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19)、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以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

(20)、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 朱小蔓,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2)、我不想对每本书做总结,脑子里总是映着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需因素的系统性研究。从学习认知、情感、信念、道德、性格、心理、学习、爱情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角度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另外从集体责任感以及对家庭、社会、祖国的热爱等角度分析如何让学生拥有这种情怀;从善与恶、勤与惰、孝与逆、善良与冷漠等角度分析如果让孩子拥有一种健康的处世态度;从阅读的影响、劳动的价值、思考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关键因素。从教师能力培养、教学能力、学生沟通等角度分析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

(3)、对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游泳池的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老师在让学生阅读各类书籍的时候,自己更应该加强阅读,每日坚持不懈的阅读各类书籍,进行思维体操训练。要阅读教育学著作,阅读青少年心理学著作,阅读专业领域内的书籍,阅读专业领域外的书籍,总之包罗万象。

(4)、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

(5)、《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6)、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是发展的科学。他的光辉教育思想没有也不会停止,他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它在卫国战争中重伤住院4个月被问到工作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回学校”.他的生命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同时也推动了一个时代的教育的发展。

(7)、《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8)、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9)、收录了诸多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校关系的重要论述,以及一些信件。

(1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学校文化部分是给校长及相关领导看的,普通教师选读其中部分内容即可。

(12)、《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爱斯米·科德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3)、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也曾有过这样的失误。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由于过分活泼、顽皮,在一次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放着的一盆全班十分珍爱的玫瑰花给碰断了。对此,苏霍姆林斯基大声斥责了这个学生,并竭力使这个闯祸的孩子触及灵魂,吸取教训。事后班上孩子们又拿来了三盆这样的花,苏霍姆林斯基让孩子们用心轮留看护,唯独斯捷帕没有获准参加这项集体活动。不久这个学生变得话少了,也不那么淘气了。年轻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想,这倒也好,说明自己的申斥对这个学生起了作用。可是不愉快的事件在他斥责这位学生的几周之后的一天发生了。这天放学后,苏霍姆林斯基因事未了,还留在教室里,斯捷帕也在这里,他准备把作业做完回家。当发现教室里只有老师和他俩人时,斯捷帕便觉得很窘,急忙准备回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无意中叫斯捷帕跟自己一起到草地上去采花。这时斯捷帕表情迅速变化,先苦笑了一下;接着眼泪直滚了下来,随后在苏霍姆林斯基面前跑着回家了……这件事对苏霍姆林斯基触动很大。此时,他才明白了,这孩子对于责罚,心里是多么难受。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不自觉地对孩子的一种疏远,使孩子感到了委屈。因为孩子弄断花枝是无意的,而且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愿意做些好事来补偿自己的过失,而自己却粗暴地拒绝了他这种意愿。对这种真诚的、儿童般的懊悔,报之于发泄怒气的教育影响,这无疑是对孩子的当头一棒。此后,苏霍姆林斯基吸取了这一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使用责罚。通常,他对由于无知而做出不良行为后果的儿童,采取宽恕态度。他认为,宽恕能触及学生自尊心最敏感的角落。

(14)、主题不是指大主题,而是指小主题。甚至有些小主题也要分几次研讨,例如“两套大纲”、“自动化阅读”等等。因为这些主题虽然从属于“智力”这个大主题,但是太重要太关键了。共读要确保一个主题被透彻地理解,因此不建议在一次共读中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

(15)、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

(16)、《学习,别听学校的》(德)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17)、总结了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着重阐述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18)、作为一名教师,很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作为学生的家长,也极少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19)、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0)、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1)、在这一部分里,可以学到一些细致的家校沟通技巧,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个问题:我如何有效地构建家校关系?并且能为每学期列出计划?如果你是校长,或许还可以考虑学校与社区如何更密切地互动。

(2)、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3)、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

(4)、这里所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广泛,但搞清楚下列问题是重要的:

(5)、《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6)、在智力部分,还要尝试将这些分散的概念再整合起来,这种整合,依赖于对下列问题的再思考:

(7)、《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个建议12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