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屈原的离骚全篇83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屈原的诗离骚原文全文

1、屈原离骚古诗

(1)、凤凰已接受托付的聘礼,恐怕高辛赶在我前面了。

(2)、日月飞驰不停留啊,春天刚刚过去就迎来秋天。

(3)、恨只恨君王你太放荡啊,始终不能体察我的忠心。

(4)、想往远方又无处可去啊,且让我飘流四方逍遥游荡。

(5)、(161)索:讨取。藑(qiong2穷)茅:一种可用来占卜的草。以:与。筳篿(ting2zhuan1廷专):用来占卜的竹片。(162)灵氛:古代神巫。(163)此”曰”与下一”曰”之后皆卦辞。重加”曰”字表强调。(164)慕:”莫念”二字之误。”念之”与上”占之”押韵。(165)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后以”九州”指全中国。(166)是:此,指楚国。(167)勉:努力。(168)释:放。(169)故宇:旧居。(170)昡曜:日光强烈,此处指眼光迷乱。

(6)、只有我的佩饰最可贵啊,保持它的美德直到如今。

(7)、掌握了长诗《离骚》这一结构层次,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它的内在逻辑,亦即诗篇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轨迹,以及起伏于全诗中的细微的心理描写。

(8)、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9)、“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10)、世间混乱污浊嫉贤妒能,爱障蔽美德把恶事称道。

(11)、诗人是孤独的、甚至是寂寞的。但他是圣洁的、高贵的,也是傲岸的。长诗《离骚》正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人格美的崇高典型形象。“余读《离骚》……悲其志”,“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刘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对于屈原《离骚》一诗所具有的崇高美这一特色,古今人正有着不二之词,同一感受。

(12)、首先,就是它具有由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这就构成了诗人无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光辉耀目的美的形象。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是的,我们在长诗《离骚》中正是可以看到这种完美而崇高的形象,他的高尚的追求,洁白的人格,坚贞的操守,使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贪婪、偏私、庸俗,以致邪恶的人群,显得是那么渺小而又卑琐,而诗人的人格和形象却是峻洁而高大的:

(13)、最后,本课生僻字较多,难度较大,没有布置任务,没有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

(14)、第一部分: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已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15)、(19)固:本来。謇(jian3剪)謇:忠直敢言的样子。(20)灵脩:楚人对君王的美称。(21)成言:彼此约定。(22)数(shuo4烁):屡次。

(16)、这是对自己的。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提高自己,以便奉献于祖国。

(17)、浓郁的香气难以消散啊,到今天还在散发出芳馨。

(18)、跪敷衽以陈辞兮,(115)耿吾既得此中正。(116)驷玉虬以椉鹭兮,(117)溘埃风余上征。(118)朝发轫于苍梧兮,(119)夕余至乎县圃。(120)欲少留此灵琐兮,(121)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122)望崦嵫而勿迫。(123)路曼曼其脩远兮,(124)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125)总余辔乎扶桑。(126)折若木以拂日兮,(127)聊逍遥以相羊。(128)前望舒使先驱兮,(129)后飞廉使奔属。(130)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131)帅云霓而来御。(132)纷总总其离合兮,(133)斑陆离其上下。(134)吾令帝阍开关兮,(135)倚阊阖而望予。(136)时暧暧其将罢兮,(137)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138)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139)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140)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141)相下女之可诒。(142)吾令丰隆椉云兮,(143)求宓妃之所在。(144)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145)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146)夕归次于穷石兮,(147)朝濯发乎洧盘。(148)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149)周流乎天余乃下。(150)望瑶台之偃蹇兮,(151)见有娀之佚女。(152)吾令鸩鸟为媒兮,(153)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154)恐高辛之先我。(155)欲远集而无所止兮,(156)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157)留有虞之二姚。(158)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159)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160)

(19)、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20)、(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36至53共18行。

2、屈原的离骚全篇

(1)、积极地重新求索,然而上下求索后却没有结果。诗人写自己的“仔细寻路”。这是在遭遇诽谤之后的重新努力,但无论叩“天门”还是“求美女”,都以失败告终。

(2)、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3)、帝高阳之苗裔兮,⑴朕皇考曰伯庸。⑵摄提贞于孟陬兮,⑶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⑷肇锡余以嘉名。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⑹又重之以脩能。⑺扈江离与辟芷兮,⑻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⑼恐年岁之不吾与。(10)朝搴阰之木兰兮,(11)夕揽洲之宿莽。(12)日月忽其不淹兮,(13)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4)、傅说拿祷杵在傅岩筑墙,武丁毫不犹豫用他为相。

(5)、看一看前朝想一想后代啊,观察人们在立身处世上的根本打算。

(6)、我找来了灵草和细竹片,请求神巫灵氛为我占卜。

(7)、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8)、老年慢慢地就要到来啊,怕的是美名未能树立。

(9)、 《离骚》是屈原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它的名称有双重涵义:从音乐方面来说,《离骚》,可能是楚国普遍流行的一种歌曲的名称。游国恩曰:“《楚辞·大招》有‘伏羲驾辩,楚劳商只’之文,王逸注云:‘驾辩、劳商,皆曲名也。’‘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或即同实而异名。西汉末年,赋家扬雄曾仿屈原的《九章》,自《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为叠韵字,韦昭解为‘牢骚’,后人常说发泄不平之气为‘发牢骚’,大概是从这里来的。”(《楚辞论文集》)这一论证是确切的。屈原的创作是从楚国的民间文学汲取丰富的泉源,既然他的作品内容,“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翼骚序》),那末作品的名称袭用民间歌曲的旧题,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这一句词并非有声无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引刘安的话,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离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劳商”“牢愁”和“牢骚”,都是一声之转的同义词,同样是表示一种抑郁不平的情感。《史记》本传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足见标题是决定于作品的内容,而标题的音乐意义和作品的内容是统一的。“离忧”“离骚”以及“劳商”“牢愁”“牢骚”,都是双声或叠韵字所组成的联绵词,只是一个完整的意义。班固《赞骚序》说:“离,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王逸《楚辞章句》说:“离,别也;骚,愁也。”显然,他们都是在替司马迁“‘离骚’者,犹‘离忧’也”这句话做注脚,但却误会了司马迁的原意。又,项安世《项氏家说》说:“‘楚语’:‘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韦昭曰:‘骚,愁也;离,畔也。’盖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也是把“离”和“骚”分成两个字来讲。把两个字义凑成一个词义,以致理解不同,纷歧百出,都是由于不明词性的缘故。

(10)、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11)、 第尽管幻想和现实交织,全篇的线索是分明的。作为本篇的具体内容是屈原的自叙生平;而屈原的生平是和楚国客观形势密切联系着的。伴随楚国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屈原所采取的态度是怎样呢?最初他满怀信心的提出“愿俟时乎吾将刈”,可是现实不允许他实现他的理想,接着就是“延伫乎吾将反”;再次,是“吾将上下而求索”;复次,是“吾将远逝以自疏”;而这都不可能,最后是“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了。这五句所标明的是思想发展变化的五个过程,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紧紧相联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划清了文章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引出了贯串全篇的一条主要线索。从这一主要线索派生出来的其他各个方面的叙述亦莫不如此。例如:篇中以男女的爱恋象征理想的追求,始则曰,“吾将上下而求索”;继则曰,“哀高丘之无女”;继则曰,“相下女之可诒”;继则曰,“闺中既以邃远兮”;继则曰,“岂惟是其有女”;继则曰,“聊浮游以求女”。又如用芬芳的服饰,比喻自己的好修,遣词用意,也都是前后一贯,脉络分明,自成体系的。

(12)、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13)、后悔选择道路未曾细察啊,徘徊不进我将要回还。

(14)、采来香木的根株系上白芷啊,又把薛荔的花心联成一串。

(15)、第五段。叙述女媭的劝告。她指出处于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屈原如果不改变他那种孤忠耿直的作风,是不会见容于当世,而且会遭到杀身之祸的。她是屈原人世间唯一的亲人,她所说的也是娓娓动听的人情话;可是她的话仅仅是单纯从爱护屈原、关心屈原出发,提高到思想原则上来说,她对屈原却缺乏本质上的认识。女媭尚且如此,那末屈原内心深处的痛苦又向谁去申诉呢?于是诗人就不得不把他生平的政治见解假托于向他所最崇拜的古代圣君帝舜来倾吐衷肠了。他征引了丰富的史实。主要是为了证明他所坚信不渝的一个真理,一切不合理的政治,必然归于覆亡,只有“义”和“善”,“循绳墨”“举贤能”才能使国祚昌盛;而他所坚持的,正是关系楚国国运兴衰的根本问题,他自然不能听从女媭的劝告,作明哲保身之计了。“陈词”中的反复论证,即第二段“彼尧舜之耿介兮”四句的基本内容的具体发挥。这种认识所构成的理论上的完整体系,就使得屈原更进一步表现出一种“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的顽强信念。和其他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样,他是“百变而不离其宗”,决不可能放弃他的主张的。这种主张在现实环境中既然找不到出路,于是下文就进入了“上下求索”的幻境。在精神活动的领域里开拓了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把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内心矛盾,一步步推向高潮。

(16)、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上指苍天请它给我作证,一切都为了君王的缘故。

(17)、她说“鲧太刚直不顾性命,结果被杀死在羽山荒野。

(18)、趁现在年轻大有作为啊,施展才能还有大好时光。

(19)、贯穿于《离骚》长诗中的“情”,即司马迁所说的“怨”情,更确切地说就是一股忠怨之情。诗人身处战国时期新旧交替的激烈变化时代,他的父母之邦,他所热爱的祖国,原本是一个强大富庶的国家,在群雄并峙之中,曾居于盟主地位,有着统一天下的诸多条件。但自楚悼王变法失败以后,国政受旧贵族的把持,日非一日。至屈原所生活的怀王时期,由于内政不修,外有强秦压境,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屈原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政治家,是一位有理想、有远见和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他出于对祖国命运的担忧,满怀忠贞之志,企图革新政治,振兴楚国。但他的一片赤忠之心,却得不到理解。最初他曾一度受到楚王的信任,担任左徒要职,推行新政;谁料正当他忠心耿耿,报效祖国之际,却因为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谣诼蜂起。“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群小逞技,而楚王不察,竟遭谗见疏。他怨忿楚王之“数化”,“不寤”;怨忿“d人”之“贪婪”、“工巧”,怨忿“众芳”之“芜秽”、变节、堕落。最使他感到哀伤怨忿的,是他目睹祖国的日趋危亡,而自己却被剥夺了报效祖国的机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做为一个“忠而被谤”,爱国获罪,眼看祖国濒临险境而又“救国无门”的人,该是有怎样的一种激怨之情啊!于是诗人的感情犹如火山爆发,迸射而出,铸就这篇积忿幽深、摧人肝胆的长篇诗作──《离骚》。

(20)、她态度变幻若即若离啊,忽然又闹蹩扭再也不将就。

3、屈原写的《离骚》全诗

(1)、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

(2)、鸾鸟凤凰为我警戒开道啊,雷公却告诉我还没有备好行装。

(3)、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4)、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

(5)、世俗的人本会投机取巧啊,违背了规矩把措施改变。

(6)、《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7)、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 我曾把留夷和揭车种了一田, 更夹杂了些杜衡和芳芷之类。 希望着它们的枝叶茂盛起来, 等到开花时我便要加以收割。 我自己就萎谢了也不算什么, 可悲的是一群芳草要遭践踏。 大家都竞争着在以酒食为征逐, 贪财好利的心事全然不知满足。

(8)、路途遥远又多艰难啊,使众车飞腾护卫在我车旁。

(9)、我早知道忠言直谏有祸,原想忍耐却又控制不住。

(10)、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

(11)、早晨我饮木兰上的露滴,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

(12)、人们的好恶本来不相同,只是这邦小人更加怪异。

(13)、第二段。承接上文,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以及事君不合的经过。首先述三后以戒今王,接着陈尧舜以示典范。在古代社会里,凡是具有政治抱负的士大夫,他们的理想都必然寄托在最高统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须争取楚怀王的合作,首先是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怀王的态度是不坚定的。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开了屈原和“偷乐”的“d人”之间的剧烈斗争;同时,怀王的听信谗言,也就决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观遭遇,为下文提出张本。

(14)、天下何处没有芳草啊,你为什么一定要怀恋故居?”

(15)、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16)、它们枯萎死绝有何伤害,使我痛心的是它们质变。

(17)、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18)、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19)、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20)、兰草抛弃美质追随世俗,勉强列入众芳辱没香草。

4、屈原的诗离骚原文全文朗诵

(1)、时光飞快,我似乎要赶不上啊,心里总怕岁月流逝不把我等待。

(2)、第八段。屈原考虑接受灵氛的劝告以后,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展开了最后一次的幻想。幻想终于破灭,这样就结束了全篇。综合其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第表现在本篇里,屈原的内心矛盾正如蚕的作茧自缚一样,愈来而愈益错综复杂,无法解脱;而这错综复杂的矛盾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沿着一条线索逐步向前发展的。那就是个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求得统一的问题。假如单纯为了不忍去国,则留下来而采取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尽管在极端黑暗的现实环境里,又何尝不能作和光同尘,明哲保身之计?但这是屈原所万万做不到的。假如单纯为了抒展个人的政治抱负,则屈原的主张正符合于大一统前夕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本传赞)但这又是他心所不忍的。留既不能,去又不可,最后所接触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不但无法统而且引起了正面冲突的问题;这样就把矛盾推进到最高峰,而无可避免地使得驰骋在云端里的幻想又一次掉到令人绝望而又无法离开的土地上。第在这段里,极驰骋想象之能事,浪漫气息非常浓厚。这是屈原灵魂深处苦痛的绝叫,生命活力最后的颤抖,这种精神活动,尽管迷离恍惚,空阔无边,但它所反映的现实心情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在准备离开楚国的大前提下,屈原究竟想到哪里去呢?他所飞翔的幻想始终是指向西北方,而且明确地说,“指西海以为期”,这决不是偶然的。中国民族来自西北高原,蒙昧时期,我们祖先的活动是以西北地区为起点。因而远古的神话传说,绝大部分集中于以昆仑为中心的西方和西北一带。这是从我国最早的民族发展史上所形成的一个古老的神话系统。到了战国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疆宇的开拓,东方文化中心的齐国,以阴阳家邹衍为代表又出现了一支以瀛海、蓬莱为中心的新的神话系统的萌芽。秦汉以后,有关神话传说才渐渐由西北转向东南。楚国在当时是保存远古文化最完整的唯一的国家,因而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屈原的创作,自然是详西北而略东南。这仅仅是从文章的取材的地域性和历史意义而言的。就作品本身所表现的语气结合着当时的客观现实,则其中透露出一个作者所不忍明言的隐约心情。那就是它所指向的西北方,正是秦国所在地。李光地曰:“是时山东诸国,政之昏乱,无异南荆。惟秦强于刑政,收纳列国贤士;士之欲亟功名,舍是莫适归者。是以所过山川,悉表西路。”(《离骚经注》)这话是不错的。七雄并峙的局面,到了后来,大势渐趋统山东六国必然被强秦所吞并,已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和屈原同时的荀卿在他所著“强国篇”(见《荀子》)里就有具体的分析。屈原也不可能不是从这一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因而出现在他思想里暂时的幻境,不但要离开父母之邦,而且是适仇讐之国,这样就使得矛盾的冲突表现得更为尖锐,更为剧烈。这段一开始,屈原驱役龙凤,挥斥云霓,表现得如何的活跃和愉快!他的精神似乎已经超越现实境界,而离开了苦难的深渊;可是当他忽然临睨到故乡的时候,血肉相联的情感,又立刻粉碎了那一刹那间所呈现的美妙幻境;也就在幻想的破灭里,放射出强烈的万丈爱国主义光芒;而这种骏马注坡,帷灯匣剑的表现手法,和他当时真实心情是完全相适应的。

(3)、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4)、第三段。叙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客观遭遇,并分析其原因。综合起来,有下面几层:第政治上的改革,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除了争取君王的合作,必须培植人才,广结同志,共赴其成。屈原在这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可是想不到“众芳芜秽”,致使他的计划落空,陷于孤立。第指出了他和“d人”之间的矛盾的根本原因。他们之所以勾心斗角,排除异己,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屈原的坚持理想,则是为了“恐修名之不立”,“哀民生之多艰”。这里,他强调法度绳墨,进一步提出他的法治思想;这和腐化没落的贵族势力绝不相容,因而这一斗争是不可调和的。第在这样不可调和的斗争中,怀王的昏庸糊涂,“不察民(人)心”,不辨黑白,助长了邪气的高涨,造成了群小进谗的有利条件。第从邪正不能相容,预测自己前途遭遇的必然性;强调不屈服、不妥协的顽强精神,并准备为此而不惜作任何牺牲。下文展开了剧烈的思想斗争而终于取得胜利,就是确立在这样一个坚实基础上的。

(5)、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6)、拿着柔软蕙草揩抹眼泪,热泪滚滚沾湿我的衣裳。

(7)、(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19至35共17行;

(8)、匆匆地又来到东方的仙宫啊,摘下了琼枝把佩饰增添。

(9)、太阳东升照得一片明亮,忽然看见我思念的故乡。

(10)、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11)、由于学生是属于层次比较低的一个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但也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回答问题。在组织诵读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有声有色。

(12)、占之的结果是告诉他在楚国已无出路可言,劝他离开是非颠倒的楚国,去寻求自己的前途。“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做出这样抉择对诗人来说毕竟是太重大了,使他“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于是又出现了巫咸的劝说,巫咸不但同样劝他出走,而且还以历史上贤才得遇明主的事例,启发他趁年华未晚而急于成行:“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女媭的忠告,灵氛的劝说,巫咸的敦促,既代表了当时的世俗人情之见,无疑也是诗人在极度彷徨苦闷中内心冲突的外现,也就是坚定或动摇两种思想斗争的形象化。屈原要把自己思想感情考验得更坚定,就得通过这种种诱惑。于是在诗中诗人假设自己姑且听从灵氛的劝告,“吾将远逝以自疏”,决心去国远游。可是正当他驾飞龙,乘瑶车,奏《九歌》、舞《韶》舞,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也就是看来一切矛盾、冲突行将结束的时候,一切又都重新开始:是就此远离开这黑暗的已无希望的祖国呢,抑是仍无希望地留下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志再次占了上风,“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诗人终于还是留了下来。他明知道楚国的现实是那么黑暗,政治风浪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他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他灾难深重的祖国,哪怕是出于幻想也不能离开。这样,诗人又从幻想被逼入现实,悲剧性的冲突不可逆转地引导出悲剧性的结局。他热爱楚国,但楚王误解他,不能用他,楚国的群小又凶狠地迫害他;他想离开楚国,这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最后,只能用死来殉他的理想了:

(13)、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清晨到洧盘把头发洗濯。

(14)、走过故国的山河,从汨罗江溯流而上,只剩下渐行渐远的背影。从此,一笺浪漫的诗香,谱写出“香草美人”的千古词章。

(15)、接近君王不成反遭责难啊,只好退回去重修德行以偿宿愿。

(16)、(207)历:选择。(208)羞:肉干。(209)精:舂,捣米粟。粻(zhang1张):粮。(210)邅(zhan1沾):转。(211)扬:举。云霓:云霓作的旗,即下文的”云旗”。晻蔼(yan3ai3掩矮):因云霓之旗遮蔽而光线变暗的样子。(212)鸾:通”銮”,安在车上或挂在马镳上的铃铛。(213)翼:展翅。(214)翼翼:整齐的样子。(215)流沙:指西方沙漠之地,在昆仑以东,因沙漠随风而动,故称。(216)赤水:神话中水名,源于昆仑山东南。容与:徘徊不进。(217)麾(hui1挥):指挥。梁:桥,此处用为动词,架桥。津:渡口。(218)诏:命令。西皇:主西方之神。涉:渡过,此处为使动用法。(219)腾:传告。径:捷径,此处指抄小路。(220)不周:神话中山名。(221)西海:传说中西方之海。期:约定,此处指约定的地点。(222)屯:聚集。(223)軑(dai4代):车毂端的帽盖。(224)婉婉:同”蜿蜿”,龙马前后相连,蜿蜒而行的样子。(225)委蛇(wei1yi2逶迤):卷曲飘动的样子。(226)邈邈:高远的样子。(227)韶:即《九韶》,传说为虞舜时的乐舞。(228)假:借。婾(yu2愉):同”愉”。(229)陟陞(sheng1升):升。皇:皇祖,先祖。赫戏:光耀。(230)临:居高临下。睨(ni4逆):斜视。旧乡:指鄢郢。(231)蜷局:屈曲。

(17)、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

(18)、宁肯即刻死亡魂离魄散啊,我也不能把小人的丑态来现!

(19)、你不深入了解我的忠心,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发怒。

(20)、第七部分:诗人在重华面前阐述了自已的“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后,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充分表达诗人不被世人理解的强烈感情。

5、屈原的离骚古诗全文

(1)、若是条件允许,以后每年的端午节,就朗诵一首屈原的名篇,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2)、“汩(形容像水流一样迅疾)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流年似水我好像赶不上啊,只怕年岁不等待我。“亦余心之所善(所向往喜欢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指楚怀王)之迟暮(晚暮,指衰老)。” 看到草木也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老。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屈原的离骚全篇8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