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论语十二章全部意思翻译96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论语十二章全部

1、论语十二章全部翻译成现代文

(1)、试译:孔子说:“禘祭大礼,从开头献酒完毕后再往下,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2)、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礼仪做什么?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还要奏乐做什么?”

(4)、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偪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顷,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孔子趋进,历阶而上,不尽一等,曰:“匹夫荧侮诸侯者,罪应诛,请右司马速加刑焉。”于是斩侏儒,手足异处。齐侯惧,有惭色。

(5)、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6)、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

(8)、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9)、8子曰:“君子不重(zhò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1)、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1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4)、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

(15)、(做事)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半途而废停下的;(做事)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能继续做下去,那是我坚持不懈做成的。

(16)、道所以济民,圣人存身,为行道也。济民以道,非为济身也。故云诚令道朝闻于世,虽夕死可也。伤道不行,且明己忧世不为身也。

(17)、大意: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

(18)、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

(20)、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论语十二章全部意思翻译

(1)、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4)、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yù)祭,如不祭。”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6)、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7)、参考答案:见“译文”和“简析”。注意不要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割裂开来,言之成理即可。

(8)、•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9)、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10)、(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11)、(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12)、孔于说:“各位小同学,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3)、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搜集,体会古代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延续,积累词语。

(14)、                                                                                                                                                                                            

(15)、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么?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有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就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那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危险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7)、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1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9)、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

(20)、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论语十二章全部字词翻译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5)、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他说的原话是:                   ,                      。

(6)、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7)、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8)、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省;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译文: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11)、试译:子贡问:“贫穷却不讨好人,有钱却不小看谁,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不过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子贡说:“《诗经》上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

(1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13)、(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     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是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15)、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前594(鲁宣公十五年)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前562(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前517(鲁昭公二十五年)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16)、(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

(17)、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9)、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20)、⑩就有道而正焉: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靠近、到。

4、论语十二章全部注释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3)、仿照例图的格式,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字拟写一则“字条”。

(4)、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7)、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8)、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ò),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0)、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3)、在《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

(14)、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15)、试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16)、字词解释:贤:贤德、高尚,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乐:乐趣

(17)、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8)、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           。

(19)、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20)、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学习态度)。

5、论语十二章全部意思解释

(1)、(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2)、(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3)、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4)、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试译:孔子说:“夏礼,我能够讲一讲,只是杞国的不足以验证;殷礼,我能够说一说,只是宋国的不足以验证。原因是典籍和贤人不够。典籍够、贤人够,我就可以验证它们。”

(7)、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8)、《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版),为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部编版”教材,分为六三制七年级上册和五四制七年级上册,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

(9)、在《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           ,           。

(10)、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11)、(   )曰:                        

(1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14)、文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了各自志向:“          ,            。         :‘         !’          ,            ?”

(1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论语十二章全部意思翻译9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