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陆游的爱国的诗68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陆游的诗句爱国

1、嗯陆游的爱国诗句

(1)、有人称戏称:陆游不是一个好丈夫,却是一个好父亲。

(2)、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22)豁然《闻子明咏放翁诗》,《枕戈》1932年第1卷第2期。

(5)、    如《光华大学半月刊》曾经刊载署名朱时隽的七绝六首,其中四首“次剑南韵”,分别为《悲秋》、《倚阑》、《读书》、《海棠》。《悲秋》云:“梧桐落叶已知秋,海上孤羁类楚囚。国破山河谁爱惜,最难驱遣病中愁。”末注:“一八二周纪念卧病沪同仁医院。”作为一名卧病在床而相当无助的病人,时当日军侵入东北两周年之际,发出“国破山河谁爱惜,最难驱遣病中愁”之慨叹。其他三首的关注点则在陆游诗的写景或陆游喜读书等方面,刻画景物优美,风格缠绵婉媚、韵味十足,如《海棠》云:“一枝红艳称南国,近日还应恋旧荫。金屋有人能贮汝,无香谁会此幽深。”(30)芳馨悱恻,婉约娴雅,显示出作者在学习陆游时并不拘于一格。励平《海上义战行·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楼上醉书及长歌行原韵各一首》以陆游诗的韵脚写当日抗战之情事,兹抄录其第一首:“丈夫不虚生世间,决意讨倭收江山。坦克达姆尔何物,铜筋铁骨壮士颜。坚甲利兵亦何有,万夫莫当此雄关。三军将士共生死,赤心报国血和潜。杀贼何须更渡海,倭奴头颅倾国买。铁脚夜眼神仙肚,捷书飞来齐喝彩。十九路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炎黄英灵在我旁。”(31)热情歌颂了十九路军赤心报国、英勇杀敌的事迹。此诗所刊发的栏目名称为《国难文学》,则栏目倾向及其作品的宗旨不难想见。

(6)、现状1:见闻临安的腐败——现状2:想象遗民的痛苦——展望3:分享收复的喜悦。

(7)、在临终的时候,诗人交代给儿子的,不是家事,而是国事。他这一生最为遗憾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国家的统一。

(8)、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9)、(6)韩敏《读陆游〈书愤〉书后》,《慕贞半月刊》1937年第3期。

(10)、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11)、陆游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编排在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主题的“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12)、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品德的象征,它不惧风寒,傲然开放。

(13)、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4)、译文:啊,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也一定能报仇灭秦。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15)、    当然,也并非所有学者都对陆游有如此高的评价,唐宋诗之争延续了近千年,历代不喜宋诗者颇不乏人。但尽管如此,陆游的成就还是难以贬抑的。著名学者李长之《“陆放翁之思想及其艺术”序》是为郭银田氏著书所作的序言。李氏本人对宋诗评价不高,但认为“陆游总算是豪杰之士。以人论,他时刻有一种家国之感,而且是出于至诚。”“以诗论,我的感觉是勤快和亲切。”“读到他的诗,就让我们宛然过一种淳朴、平静,却又偶而激起壮志凌云的梦的老儒似的生活。”(20)这个评价多少有一些矛盾,既然陆游“时刻有一种家国之感,而且是出于至诚”,又怎会只是“偶而”才激起读者的壮志凌云之感呢!

(16)、见到友人的侍妾,苏轼惊叹不已,写下一首词,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17)、“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唱的多好啊!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么今天,我们怀揣一个幸福中国梦,将爱国之情继续传承!同建一个家,同爱一个国,爱美丽的大家,爱温馨的小家,爱奋进的昆小!

(18)、虽有以身报国万死不辞的勇气,却无奈头发花白不能再恢复少年青丝。

(19)、一个”尽“字,一个”望“字,包含了多少千转百回的希望,多少无力回天的慨叹。

(20)、(13)胡才父《民族诗人陆放翁》,《浙江青年》1936第2卷第12期。

2、陆游的爱国的诗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本文原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感谢郑永晓老师授权发布。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燃起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念,报效祖国,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4)、是该诗的名句,充分反映了陆游坚贞的爱国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5)、《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6)、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也比做书生好。

(7)、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

(8)、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9)、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10)、    此处系辑录陆游《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病起书怀》、《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泣然》、《书愤五首·其二》、《夏日杂题》、《前有樽酒行》、《示儿》等七首作品的诗句而成。虽非自我创作,但以陆游的诗句悼念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无论对陆游或对张将军来说,不也是很贴切的吗!

(11)、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示儿》再次证明了对国家的爱。

(12)、壮志未酬,是诸葛亮的悲哀,也是陆游的悲哀。

(13)、这是一种报国无门的喟叹,饱含了诗人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

(14)、在寂静的冬夜里,陆游忘我的读书,他想起小儿子,于是写下此诗送给他。

(15)、(12)徐北辰《民族诗人陆放翁》,《逸经》1937年第31期。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出自宋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17)、酒兴来时我把桥边酒家的酒都买光;长长的酒瓶,把大车全都堆满。

(1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的特定环境,多数介绍陆游的文章存在着简单、粗疏、欠缺学术性等弊端。但是并非所有文章都如此,相当数量的文章还是认真撰写且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例如国内首创综合性大学学报模式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主办《约翰声》杂志刊发之府丙麟《陆放翁诗之研究》即是一篇较有学术水准的论文。该文在引言中首先阐述了唐宋诗之嬗变,以为明七子诗必盛唐之说不符合诗歌发展规律,“盖诗至唐而极盛,极盛则不能不变。……南渡而后,放翁卓然大家。其诗清新刻露,出以圆润,弃宋诗生涩之途,自辟一宗;而其感激豪宕,忧时爱国之见,充溢篇章。其汗漫热烈之情绪,郁塞磊落之风概,可以激我民气,振斯叔季,又岂得仅以诗人目之哉!”可谓言简意赅,在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下,拈出陆游诗的独特个性及价值。正文则分“放翁之时代及事迹”、“放翁之诗”两部分详加阐述。论其渊源,则以为“放翁之诗,虽宗工部,而旁采杂收,其源渊博。”论其诗风递嬗,则以为“放翁诗凡三变”,“其前期诗,以才气超然,颇能自出机杼,尽其才而后止。虽摹仿前人,而不落窠臼。”及“入南郑军中,而境界遂变。盖遭时势之逼迫,兼以意气豪迈,志存戎轩。……是以多感激豪宕之作”。“及乎晚年,致仕里居,啸咏河山,流连景物,……浸馈陶诗,故诗境又变。看似平淡,而意指深湛”。论陆游诗长处,则从“慷慨沉郁”、“清真温润”、“浑成典雅”、“作诗繁富”等四个方面分而论之。皆能熔铸群言、委曲详尽。文章反复强调,不能仅以诗人看待陆游,最后感叹:“吾人目睹今日之中国,山河破碎,外辱纷至。一展剑南诗稿,读此沉痛文字,有心人岂止纵声一哭已耶!”(16)显示作者既从学术上深入研讨陆游的时代与作品,又能归结到抗日背景下,陆游的爱国诗篇对人的感发激励作用。所言深切入理,非泛泛之论可比。与此文相类似者为汪统《陆放翁诗之研究》,作者对陆游评价极高,以为自唐李杜之后,后世学者不出乎此二宗:“或得李形,或得杜貌。而欲求其兼得者,鲜矣!而欲求其兼得其全者,益鲜矣。无已,其放翁乎!”论文分“放翁之身世”、“放翁诗之渊源”、“放翁诗之三变”、“放翁诗品”三部分论之。于渊源,以为“放翁学于曾几,曾几学于山谷。山谷学杜,几亦学杜,放翁亦学杜。……独放翁得少陵正气而发之于诗”。此外,李白、陶潜、岑参等亦曾影响于陆游。而陆“虽受各家影响,而绝不拘泥因袭”。于诗风变化,以为“初喜藻绘,中务宏肆,晚归恬澹”。于陆游诗品,则从格调、用意、遣词、数量四个方面论之。于遣词,则拈出平易、悲壮、俊逸三个特点。在阐述陆游诗之“用意”时,第一即为“爱国精神之暴露”,以为“放翁怀才不遇,而其爱国之心,未尝一日泯也。故壮岁多为壮烈之诗”,“既晚岁老退后,犹频频回首”。又引《诗筏》语评论《示儿》等诗“孤忠至性,可泣鬼神”。(17)足见作者对陆游爱国作品评价之高。

(19)、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0)、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3、陆游的爱国 诗句

(1)、当南宋君臣甘于醉生梦死,把家仇国恨抛之脑后的时候,陆游是多么的愤恨和失望啊!所以他写诗来呼号,希望能让当权者警觉,来恢复失地。

(2)、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3)、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记挂的不是儿子,不是名利等身后事,想得依然是收复失地。

(4)、(4)振甫《爱国诗人陆放翁》,《读书中学》1933年第1卷第3期。

(5)、而侠骨柔情的陆游既是才子又是孝子,却也因此留下了“东风恶,欢情薄”的爱情悲剧。给后人留下了千古名篇《钗头凤》,让人不得不悲叹!

(6)、    在这一时期介绍陆游的文章中,以“爱国诗人”冠诸标题者即有十余篇之多。这些文章通过陆游的爱国情怀试图激起民众奋起反抗之心的意图也十分鲜明。如陈松英《爱国诗人陆放翁》开篇即云:“今日正国势飘摇之际,民流板荡之时,士气消沉,无蓬勃之象,国家多故,多亡灭之征。”以为诗人睹物伤情,发为吟咏,或沉痛悲郁,或雄壮激励,而能使人生爱国之情。而“放翁诗佳处,全在国家思想浓厚。其爱国诗乃放翁第一等好诗”。文章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说:“吾国处今日之厄,岂可自颓其志,甘自暴弃?况人心尚未全死,正当提倡多读爱国诗文,以激发民气,鼓励民心。”“爱国诗放翁诗集甚多,此吾人不可忽略者也。”(9)孙明梅《爱国诗人陆放翁》对陆游作了极高的评价,以为“陆游不但是南宋唯一的伟大诗人,即以全宋来论,也没有像他写作的清丽可喜,激烈雄壮的。这完全由于他天才的具备,境遇的背景吧!?真所谓千古诗人一放翁。”读陆游诗,“更使我们知道遗民盼望年复一年的悲哀了。东北在关内的同胞们,还能想起你们的家属亲邻?关内的人士,还能想象到我们亡省的同胞今日的苦难,悲哀,可怜!”(10)文章实际上是以陆游的诗歌作为启迪民众投身抗战、恢复东北的号角,因此虽然对陆游地位的评价不免稍欠妥当,也是可以理解的。另有王荣棠的同名文章从“放翁遭逢的时代”、“学诗经验谈”、“爱国诗”、“学养生”、“放翁与韩伌(侂)胄之关系”五个方面对陆游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认为,陆游“那种忠义豪迈的气概,烈火般的爱国热情,发为灏漫热烈的呼声,已非仅仅描写田园景色所得限住。‘爱国诗人’这个称号对于他,是很恰当的”。“放翁对于驱逐胡虏,不仅是徒怀有热烈的爱国心,而实抱有灭胡必成功的信念。”(11)发表这篇文章的刊物名为《经世战时特刊》,虽说刊物名称、性质与其中的内容不能完全等同,但我们仍可从该刊名称看出刊物的性质、宗旨以及这篇文章的大致倾向。给陆游冠以“民族诗人”称号的情况也时有所见。如徐北辰、胡才父有同名文章《民族诗人陆放翁》,徐文在“结语”中指出:“陆放翁是当得起一个‘伟大的民族诗人’的尊称的。南宋时代外寇的深入,和我们目前的局面正复大同小异,陆放翁的悲愤也便是我们今日的悲愤,陆放翁的呼喊也便是我们今日的呼喊!我们应该读陆放翁的诗而鼓舞,而振奋,而努力!”(12)胡文以为,“游生当乱世,强敌侵陵”、“弥留之顷,犹拳拳于国土之未恢复,此老真可谓爱国情殷,忧时心切者矣。”(13)皆系以陆游为号召,以鼓励民众奋起抗日为宗旨的文章。

(7)、即使两个人还相爱,即使心中情意万千,可再也回不去了。

(8)、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9)、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陆游时年已六十八岁,在山阴家中闲居。虽然人老体弱,但仍然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甚至在梦中也依然忘不了为国战斗,收复失地。本诗描写出了一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操,也进一步抒发了诗人为国奉献的高尚品德。“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通过“僵卧”描写了诗人的身体和现状,“孤村”写出了凄凉清冷孤独的场景,压抑了整诗基调,让人似乎看到一个孤独衰病的老人。随之就是“不自哀”,表达了诗人不因此而感到颓丧,瞬间拔高了立意。“尚思为国戍轮台”,写诗人虽然体弱多病,但壮志却丝毫未受到影响,还想象以前一样为国奉献。“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吹雨”描写了风雨飘摇的情形,暗喻当朝时局,局势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入梦来”进一步抒发了壮志,表达了激荡、进取的精神。“铁马冰河”描写了北方军旅场景,表达了对兵强马壮的国家军队的期望,也通过“梦”字写出了无奈与悲哀。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0)、山郡新添画角雄,酒酣看剑懔生风。天地何由容丑虏?死去犹能作鬼雄。

(11)、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本诗约创作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在家乡山阴居住的时候,时年已六十二岁。虽已被罢官六年,但面对破碎的家国、涂炭的江山,诗人悲愤、郁结之情不由喷薄而出。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即使处于暮年,也依然怀念着北方的故土,壮年时经历的一切还历历在目,却只能在年华的消逝中抒发着悲愤与感慨。“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一句描写了诗人曾经意气风发,少不更事,现在却只能翘首“北望”,那伫立在天地间静默着的江山,似乎已成为永恒。“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句,写出了年轻时的战斗生活场景,无论是船上还是马上,都那么让人怀念,雪地凛冽,关隘陡然,如今都已成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外的长城依然存在,可是诗人却已逐渐老去,只能不断哀叹,不断怨怼,却换不回早逝的年华空留,两鬓的华发。“塞上长城”也有一说指人,以长城来指戍守边疆的将领。“空”对“已”,两种场景,一样国愁,哪怕再坚固的关隘也守不住已失的江山,哪怕再强烈的壮志也敌不过流逝的时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想当年诸葛武侯的《出师表》流传千古,留下了他的雄心壮志,永远被后人所称颂。可是千年以来,又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时无英雄,收复故土遥不可期,诗人也只能空自悲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13)、最豪情的爱国诗: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4)、无论处境如何,陆游一生都热爱祖国,他的爱国诗词感情真挚,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国担责,报效祖国,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15)、这事发生后,对陆游的影响是,他被罢官了。对别人来说是一个挫折,可对陆游来说,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利益永远微不足道,正像他诗句中说到的那样“位卑未敢忘忧国”。此后,陆游在朝廷中起起落落,往往都跟他喜欢提北伐这样的话题有关。四十二岁时,他担任镇江通判,力劝爱国将领张浚北伐,又被冠以“力说用兵”的罪名罢官,长达四年的闲居生活开始了。

(16)、陆游因与秦桧的孙子一同参加考试,排在其前,被秦桧除名。

(17)、陆游一生不忘祖国,献出了一片赤诚之心,他的很多词作,也是如此:

(18)、最动人的绝命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    该时期旧体诗词中有关陆游的作品大致可分为读后感、依韵、用韵、次韵、拟作等几大类。

(20)、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4、陆游的诗句爱国诗句有哪些

(1)、我们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时,可以开展“比照教学”。“比照教学”是我1990年左右提出来的概念,相当于用两首诗来互相印证。我当时写了文章,投稿到《小学语文教师》,但没有发表,退稿给我了,我至今保留着原稿。

(2)、其四:《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    陆游诗词在近现代以来的传播、影响与接受研究,近年来持续受到关注。然而,像陆游这样一位具有深广影响力的伟大作家,其作品的传播、接受涉及很多方面,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术背景下有可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笔者以为,民国时期由于白话文的兴盛和新文学的繁荣,古代作家如陆游等并非处于可以发挥最大影响力的时代,但是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中华大地为救亡图存,掀起了持续十余年的抗日热潮。而陆游作为一名南宋时期著名的倡导北伐、抵御外侮的爱国作家,其爱国事迹和相关作品在抗日烽火中广为传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适逢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总结陆游的爱国作品在那个特定时代对民心的鼓舞激发作用仍具有一定的意义,故笔者不揣谫陋,对于这个时期报刊所载有关陆游的作品稍作梳理,以就正于方家。鉴于1931年“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日已经开始,报刊上张扬陆游爱国精神的文章亦逐渐增加。故拙文所论,时间范围限定于1931年“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期间。

(4)、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5)、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6)、   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7)、后来,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在风雪之夜,在孤灯之下,梦回前线,他写下此词。

(8)、可是,他生活在南宋,那是一个渴望英雄的时代,却也是一个让英雄寒心的年代。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陆游的爱国的诗6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