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朱熹的诗词有哪些【文案146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朱熹的诗词有哪些

1、朱熹的诗词有哪些

(1)、(何绍基)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崔道融)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2)、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3)、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之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4)、朱熹的回文词也是苏轼的这种回文类型,《菩萨蛮 回文其一》:

(5)、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6)、(文征明)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浦瑾)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7)、解析: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8)、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9)、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10)、朱熹(1130-1200)的《诗集传》,作为一位划时代的理学家所集注的《诗经》读本,无论在《诗经》学史还是整个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该书至少通行八百年,它的压倒性影响,明清时代甚至已经到了一般读者不知有汉、唐版本的程度。   不过,人们事实上并不完全确知今本《诗集传》究竟成于何年何月;所能确定的只是,今本——四部丛刊的二十卷通行本——与一般认为完成于宋淳熙四年(1177年)丁酉的初本有很大差异。①至少,直到绍熙五年(1194年),六十五岁的晦庵先生还在修改他的这部重要著述。   朱子基于什么原因、并依据什么原则从事修改工作?他是否既修改自身,也修改前人的观念?这些修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表明了《诗经》解释史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又如何折射了中国主流文学和思想观念的嬗变?   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诗集传序》下的一个简短说明,一直是人们了解朱子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证据:“《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诗》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按照朱鉴的这一说法,朱子诗经学最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存序”和“废序”这个关节点,或者说集中表现在对《毛序》乃至整个汉代《诗》学的态度上。这与现代学人的观念可以互相参照,比如郑振铎就认为“(《诗集传》)此书为攻击《毛诗序》的最重要著作”因而在《诗经》解释史上具有分水岭的意义。   倘若答案如此简单,则似乎《诗集传序》在今本《诗集传》中的存留就应该打上一个问号。我们要问:如果后期朱熹从根本上否定了前期朱熹,在《诗集传》中还有理由保留旧序吗?这是后人的僭越之举,还是另有其合理性?   今本依然保留的所谓“旧序”,事实上并非特别为《诗集传》所作,而是朱熹的旧有之作。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有过下述判断:   此序乃是其(辉按:指朱熹)早年作主《毛序》之《诗集解》之序,而非其后来作黜《毛序》之《诗集传》之序。《诗传遗说》编于端平二年(辉按:即公元1235年),既云“遗说”,乃是搜辑朱熹《文集》、《语类》中论诗之语编成,而凡《诗集传》中说均不录;朱鉴既将此序亦采入《遗说》,足证至端平二年此序尚不在《诗集传》中,其原为《诗集解》之序显然可见。朱熹乃是在是年序定《诗集解》以后开始作《诗集传》的。(591-92)   根据束景南的考断,朱熹先后对草成于隆兴元年(1163年)的《诗集解》做过三次修改。第二次修改是乾道九年(1165年);而第三次则是淳熙四年(1177年),是年乃为《诗集解序》——也即后来《诗集传》的“旧序”——的“序定之年”。   束景南的上述论断,不仅告诉我们《诗集传》与《诗集解》的内在联系——甚至是承继关系,而且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诗集传序》事实上乃是朱熹长期研究和解读《诗经》的成果。尽管直到端平二年(1235年)的《诗集传》版本中,还没有收入今本中的《诗集传序》,但此序的形成,无疑是朱熹长期修正自己《诗》学观点所做出的重要总结,是某种转折的标志。因此,将之置于《诗集传》之首,并不能简单视为权宜之计。或如钱穆所言,这样做至少“似亦无伤”。   目前的材料也只能证明,《诗集传序》置于今本《诗集传》之首,更有可能是后代编者而非朱熹本人所为。但恰恰是由于《诗集传序》这一文本在时间上的承继性和过渡性特征,它无形中提示我们需要将“存序”甚至“宗序”时期的朱熹与“去序”或“疑序”时期的朱熹联系起来,使我们看到转变中的朱熹,也使我们看到转变中的《诗经》学史。   甚至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将《诗集传序》作为一个参照,透过它反观《诗大序》和《小序》,反观《朱子语类》中的相关论《诗》段落。这样做,将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篇重要文献本身,而且有利于我们理解宋儒在诗之本质、诗教等问题上与汉儒的对话关系,并间接从中看到现代《诗经》学的某些遥远雏形,从而回顾和反思对民族之书——《诗经》所做文学与政治的解释,究竟给我们什么重要启示。 

(11)、——当代、赵朴初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当代,陈立夫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12)、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13)、《泛舟》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4)、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15)、(本公号将陆续推送儒学宗师朱熹的经典诗词作品,敬请期待)

(16)、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17)、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这里劝好友痛饮美酒,人生苦短,不必自寻烦恼。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朱熹反问道:那更有危机?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机会和希望。

(1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悟叶已秋声。——《偶成》

(19)、华亭清唳出自《世说新语 》,是陆机兵败被诛杀的故事:

(20)、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

(1)、——戴昺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2)、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3)、——徐祯卿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4)、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5)、再比较一下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6)、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7)、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8)、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9)、《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绿》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10)、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11)、《鹧鸪天·脱却儒冠着羽衣》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12)、(佚名)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黄庭坚)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13)、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14)、(陆游)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陆游)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15)、《读书要三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

(16)、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元、耶律楚材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

(17)、——灵隐寺内联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奔东西。——洛阳古道茶亭白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

(18)、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9)、朱熹的诗词有很多,但大都很长,列举部分如下:

(20)、《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

3、

(1)、《春日》描写春天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朱熹的梦想大家都知道李白的梦想是: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 。

(3)、《忆秦娥·云垂幕》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莺鹤。征车渺涉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4)、宋代。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是南宋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5)、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6)、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7)、——汉口天一茶楼岩泉澄碧生秋色,林树萧森带曙霞。——北京静心斋焙茗坞。

(8)、《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馀千太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

(9)、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0)、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11)、《九曲棹歌》宋·朱熹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2)、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13)、(陆游)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陆游)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14)、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15)、《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宋·朱熹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

(16)、(詹同)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杨基)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17)、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之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神功,非吾语也。”“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18)、著名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出自朱熹之口。朱熹,被后世目为“理学之集大成者”。

(19)、朱熹的隐括词宋人喜欢“以诗度曲”,即把前人的诗文用词的方式改编,以达到歌唱的目的。很多人认为,这种隐括词是从苏轼开始得到时人注意并开始发扬的。

(20)、——清、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茶根。——清、郑板桥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4、

(1)、运用示范:中国古人讲究知行合因为知与行,可以相互促进。这正如朱熹所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当知与行进入了良性循环,人生距离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

(2)、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3)、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4)、比如,写“读书方法”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对于读书,古人讲究由少渐多,细嚼慢咽。宋朝思想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末清初诗人冯班也说:“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这种读书方法,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5)、朱熹故里武夷山五夫镇五夫镇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五夫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

(6)、等能边俗骨,岂特湔尘虑。昼静轻风生,飘萧入庭树。

(7)、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8)、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9)、《次韵雪后书事二首》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满山残雪对虚堂,想似当年辋口庄。…

(10)、——四川常道观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广州陶陶居茶楼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

(11)、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鲜香筋下云,甘滑杯中露。

(12)、《朱熹文集编年评注》(全十三册)是对朱熹文集的首次深度整理。全书共一百二十五卷,分《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并整理者所辑《遗集》三卷、《外集》一卷,从校勘、辑佚、诗词注释、诗文系年、评论汇编等多个方面对朱熹文集进行了全面整理和附益增广,在整理深度和资料广度上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文献基础。另有重要附录七种,对于展现朱熹生平、文集版本系统及源流、历代东亚朱熹文集编纂情况等具有较高参考价值。该书堪称朱熹文集研究成果的总结之作,对于推进朱子学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13)、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14)、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宋、朱熹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梦鹤清。

(15)、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16)、(佚名)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佚名)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17)、作为素质教育的先驱,朱子将原来读书人一心为了求取功名的功利心态,一改为“万般为下品,惟有读书高”,提倡素质教育和品德修养的提升。同时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还留下了很多传承千百年的经典名言,至今读来对作文、为人、处事都大有益处。

(18)、《念奴娇·临风一笑》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19)、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20)、回文词,基本上就是文字游戏,有闲的时候玩一玩即可,填一首《菩萨蛮·回文》为今天的作业:

5、

(1)、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宋、米芾携赢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2)、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3)、影子是光的妻,他们相爱却从不改变对方,也不用改变自己。他们变换着又彼此适应着;他们无法占有也无法分离;他们必须同时存在,否则,同时消亡。喜欢这一种,最深的依赖,喜欢这一种,最自由的爱。

(4)、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5)、武夷山除了好山、好水、好茶,还不得不谈其深厚的文化。说到武夷山的文化,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朱熹。有学者吟诗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在武夷山生活、学习了五十余年,在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之余,还遍游武夷全山风景,足迹踏遍了武夷山的各个角落,留下了许多历史足迹。

(6)、(郑板桥)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7)、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8)、——宋、陆游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宋、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9)、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10)、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1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清、郑板桥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清、郑板桥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13)、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14)、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5)、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16)、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7)、(佚名)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黄镇成)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18)、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19)、命师相伴食,斋后一瓯茶。——唐、白居易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20)、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侍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元、马臻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2)、(乾隆与大臣联)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张鳌)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3)、(张可久)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5)、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6)、你的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我都当成了一种喜欢~

(7)、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及其精神。

(8)、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9)、《题榴花》宋·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10)、回文词本身并不算太难,但是这种形式的作品有太深的雕刻痕迹,缺乏自然之美,因此也没有真正的佳作产生。诗人们大多当作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11)、朱熹诗文评论资料散见群书,不便检寻,难以为学者利用。本书整理者爬梳辑录历代有关朱熹诗文的研究赏析材料,单篇诗文的评论附于该篇之后,诗文的总体评论则附于全书之后。相关评论涉及朱熹诗文的艺术特征及风格来源,其中有不少出自诗文创作、评点方面的名家,如方回、胡应麟、汪琬、朱彝尊、沈德潜、洪亮吉等。通过这些评论材料可以透视历代学者对于朱熹诗文的接受与认知,明晰他们的关注重点,对于了解朱熹的创作风格、文学地位亦有帮助。

(12)、——当代、增慧一壶茗茶道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台湾某茶艺园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13)、屡屡喊着要功成拂衣去的李白,就曾经在自己的诗中写到:

(14)、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15)、朱熹的这首词,在苏轼的旷达之外,似乎更加入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16)、(苏轼)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17)、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8)、解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19)、小山幽桂丛,岁暮霭佳色。花落洞庭波,秋风渺何极!

(20)、朱熹可不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宋朝理学的主要派别是程朱理学,程,即程颢、程颐兄弟,朱,就是今天要说的朱熹。

(1)、比如,写“读书方法”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这种修养,譬如静水流深,胸中有万千丘壑,却从不张扬,低调处事,谦和为人。

(2)、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3)、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4)、朱熹诗作颇多,文集共收诗词七百六十二篇,一千二百一十八首。朱熹诗词涉及人事众多,且其善藉诗说理,如《斋居感兴》等作,精奥宏博,富于理趣,故也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障碍。整理者对集中全部诗词加以注解,以“解题”介绍创作背景,提纲挈领地概括全篇意旨;以“注释”疏通文意,点出本事、用典及阐释疑难词句。全书力求打通朱熹理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得其“理趣”而祛其“理障”。

(5)、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6)、注释:   ①《诗集传》完成于1177年,此说主要据清王懋竑撰:《朱熹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9-当然,对此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比如,钱穆就认为,“《诗集传》在丁酉亦尚未动稿”,见钱穆:《朱子新学案》第四册(北京:九州出版社)束景南也认为,丁酉年朱熹完成的是《诗集解》而非《诗集传》,但《诗集解》的序即今本《诗集传》的序,详见后文。   ②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莫砺锋的结论基于他对《诗集传》全书的统计。据统计,朱熹完全同意《小序》观点的诗有82首,占《诗经》总数的27%;朱熹对《小序》有不同程度异议的诗有215首,占70%。 参考文献:  (1)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钱穆:《朱子新学案》(第四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6)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束景南:《朱子年谱长编》卷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郑振铎全集》(第四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9)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朱鉴撰:《诗传遗说》,见《诗经集传·诗传遗说》(影印钦定四库全书会要本),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 

(7)、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8)、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9)、——清、曹雪琴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清、曹雪琴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10)、《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1)、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12)、回文词回文词是一种有趣的文字游戏,有通篇回文,有单句回文等形式。苏轼也喜欢玩这种小游戏,写了不少回文词,例如《菩萨蛮·落花闲院》 :

(13)、为配合安徽朱氏源流志的编撰,现诚征有关安徽朱氏(不限于安徽)的各类稿件,如名人风采、各地族考、古籍资料、历史古迹、家风文化、书画诗词、国学经典等方面内容稿件。

(14)、(佚名)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佚名)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15)、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16)、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7)、对于杜牧的原诗,苏轼这首词在字句上改动不大,但是在情感上更加旷达一些。杜牧诗“古往今来只如此”有无可奈何之意,而苏轼改为了反问“古往今来谁不老?”洗掉了杜牧的消沉与伤感。

(18)、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轻易地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9)、结束语总结一下。隐括词的创作,要注意引用原诗的成句加以改编,一定要在原诗的基础上另出新意,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20)、(苏轼)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1)、(韩奕)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韩奕)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2)、《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

(3)、文集编纂之初,非以年月编次,各篇不易知其先后。南宋后期,朱熹三传弟子王柏已惋惜“先生之诗,见于文集者止十卷,每病其比次失伦,裒定纷错,无以考其岁月之后先,因以验其进退之序”,可见朱熹诗文作年不明,给研究者造成了较大困扰。尽管前人及当代学者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考证,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诗文因缺乏线索,存在漏考、失考之处,对此补缺纠谬殆非易事。本书整理者将编年工作扩展至全书,逐篇考订,对以往各家考证可信者扼要采其结论,其有未考、所考不当则详述己见,皆以“编年”的形式置于各篇之下。文集中数篇合为一篇者,亦分开标注。全书在朱熹诗文的系年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文献基础。

(4)、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5)、运用示范:乾隆游江南时,有一天登高观海,看见海上无数条船来来往往,便问左右:“这里一共有多少条船?”左右皆答不出来,这时和珅说:“一共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又问:“如何确保航行平安?”和珅说:“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乾隆听后,连连点头称善。

(6)、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朱熹的诗词有哪些【文案14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