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神对联大全
1、敬神对联大全七字
(1)、浙江鄞县天童寺大雄宝殿 现?圆瑛上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受持皆得成就下联: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思议功德即证菩提
(2)、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3)、上联典指唐·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下联典指唐·卢纶,工诗,“大历十才子”之一。
(4)、上联中的童子与桐子谐音,而落与乐(方音中也有“乐”读作“luo”)也谐音,从语义上又非常通顺,小童子打桐子,桐子落了下来,童子非常欢乐,由此凑成极有画面感;
(5)、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6)、安徽阜阳资福寺上联:哼一声诸鬼卒心惊胆战难躲天王宝殿下联:哈两下众神仙笑逐颜开环瞻佛祖金容
(7)、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8)、 楹联的起源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是由两串等长、意思完整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充分展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楹联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规律,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楹联的起源,最早可追溯于避邪的桃符。远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以用于驱鬼除邪。《后汉书?礼仪志》载:“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主管万鬼,如遇见鬼祟,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民间便在春节时用桃木板画上二神像,以去鬼瘴,这一风俗被人们继承下来。到了宋代,人们已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将乞求吉祥或驱鬼避邪的联句写在纸上,贴在门上,这就是延续了几千年的门贴。 楹联的根本特点是对仗,它的生命源泉是汉语和汉字。因此,楹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的影响。对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对句;《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句;《易经》中有“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对句;《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句;《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等,都是工整的对偶句。秦汉瓦当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的对句,对工极巧,令人叹止。自觉将对句艺术应用于创作作品中,则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体,很讲究文采和韵律,尤其是骈偶对仗。到了南朝,诗人以做诗工稳为胜。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曾说道:“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为以后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楹联究竟起于何时,楹界对此有多种说法,一般都认为最早的楹联是五代时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梼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以及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梼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除夕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记载说,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楹联了。而这比后蜀孟昶的那副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楹联的成熟时期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的产生,为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但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数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楹联,这说明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到了隋唐时期,格律诗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所以,有人认为,楹联最直接的渊源是律诗。 宋代书桃符已风行一时。蒋于仲、蒋平仲《山随随笔》载:“京口韩香除夜请客,作桃符云:‘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上下联皆切韩姓,韩擒虎是隋朝大将;退之为韩愈之字)。朱熹一生题联很多,《朱子全集》卷后附载不少,可见南宋楹联之盛。其他如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宋代话本中穿插不少楹联,都可说明宋代楹联运用之广。
(9)、左宗棠大器晚成与一位恭端贤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他们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联招亲”的浪漫佳话。
(10)、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11)、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12)、大道永存上帝造化妙手 乐园长颂基督救赎大恩
(13)、视百万众若婴儿,想救主单骑,捣重围,存六尺,凛凛英风,能使奸曹破胆;
(14)、湖南醴陵护国寺弥勒殿当代?易庚山上联:大肚纵能容也不容瘴气乌烟贪脏枉法下联:慈颜常带笑最可笑虚情假意欺世盗名
(15)、城隍庙每到庙会时,男女如云,有些轻薄子弟往往以敬神为名,暗中调戏妇女。有人在大门旁写对联一副,以资劝戒。联云:
(16)、昆明西山三清殿两联颇为有味:上联:置身须向极高处;下联:举首还多在上人。
(17)、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据传,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为张仲,在汉为张良,在晋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为张亚子……故联文说“十七世亲历人间”。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恤民如子。其传世之著作有阴骘文、感应篇、劝孝文、孝经解等诸书,皆有裨于教化,不失圣人之旨,故学者崇之。各地都有文昌祠或文昌阁,都是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大竹之祠也不例外。作者的文昌祠和平远楼二联均是称颂文昌帝君的功德之作,但作者的目的主要是,有感于大竹文昌祠一向遭受低洼狭小之患,乃倡导从新创新,体现了作者重文兴教的思想。
(18)、正月初十左右,各村的扮玩队伍便开始串村了。每到一村,都有鞭炮欢迎,“演员”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博得众人阵阵掌声、喝彩声,有的村委还拿出赏钱犒劳这些来“串门”的扮玩队伍。节目不见得多么精彩,但是演员演得带劲,观众看得起劲,乡里乡亲挤在一起,说笑声,打闹声,锣鼓声,鞭炮声,真是热闹非凡。
(19)、 正在维修的广为殿对联:怀善到此心无愧,从恶来斯胆自寒。
(20)、据说,此联为清初某文人手笔,笔力雄健,惜为风雨剥蚀,有损坏的危险。
2、敬神对联大全带横批四字
(1)、遥望天堂美景信心百倍 高瞻郇山尊荣豪气满怀
(2)、上联:金炉不断千年火;下联:玉盏长明万代灯。
(3)、爆竹两三声声声喊悔改 梅花四五点点点求重生
(4)、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狗肉不能上大雅之堂”,宴席中及供奉中都不能有狗肉,当然,家庭生活中你喜欢狗肉,不碍他人事。
(5)、还冀诗书著祖鞭孔惠孔时洁蒸尝春露秋霜展孝思
(6)、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7)、上联典指唐代人崔元暐母亲卢氏,曾告诫儿子说:“你做官如果不清白,就就应该活在世上!”下联典指唐代女工艺家卢眉娘,南海人,眉细如线而且长,人称眉娘。擅长刺绣,工巧无比。
(8)、 穿过大成殿是明伦堂小门,门上有“正谊明道”四个字,对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9)、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10)、 左侧歌舞台对联:扬名城异彩,展民俗风情。
(11)、水绿山青神恩浩若洋海 年丰人寿主爱大如昆仑
(12)、人寿年丰生活越来越好 风和日丽春光如画如诗
(13)、四川乐山凌云寺天王殿 现?张泉清上联:看他怒目攒眉却是一片慈悲要人醒悟下联:到此清心涤虑请将万念消化与佛皈依
(14)、西方绿竹千年翠 南海红莲九品香 -普渡群生
(15)、笔者曾获睹陈钟祥的《趣园初集五种》之《依隐斋诗钞》、《香草词》、《夏雨轩杂文》、《岷江纪程》、《楹帖偶存》著作,为咸丰十年(1860)自编刊刻。从中得悉其身世,特详介于后。陈钟祥(1810—约1865前),字景勋,号息凡(一作帆),晚号趣园抑叟,别署亭山山人,贵筑(今贵阳)人。因父宦于黔而出生于此,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陈后曾多次回山阴,并送父、母遗骸、遗体归葬山阴)。八岁丧父,承母教励志笃学成才。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1835年会试不中,入山西巡抚申启贤幕。次年入京充左翼宗学(即清朝镶白旗子弟学校)教习,历时四载余。1843至1846年,历署四川青神、绵竹、大邑知县。次年出使藏区察木多(今属昌都)处理民族事务。181849年任四川大竹、金堂知县。旋逢丁内艰母逝。1853年任河北军营从事,旋任直隶沧州知州,1855年任赵州知府。赵州任内,三年中四赴天津参与英法俄意四国谈判。任河北赵州知府。撰有《赵州石刻全录》。据各方面情况、信息分析,陈在赵州任职后就无其他踪迹信息可查,且在《先妣董太恭人行略》文中云自己从小就体弱多病,他可能只活了56岁左右,故约卒于1865年前。曾从黔西州知州吴嵩梁(兰雪)习诗文,工诗词书画,1836年,始至京师,一时名公卿翕然有珠零锦灿之誉,日与海内能事酬唱,切劘格律精严,风骨益遒紧。其著《趣园初集》既言初集,应该还有续集或二集等,但至今仅见初集,不知是否因去世而未刊续集等?或是拟将《赵州石刻全录》作续集而未果?
(16)、烟生香里祥云合 花发灯前瑞色明 -圣母至尊
(17)、随后,解缙举杯祝酒道:“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8)、凤阳龙兴寺、台中宝觉寺上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下联: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19)、上联:敬恭诚则笃其庆;下联:昭格明戴赐之光。
(20)、 关公庙正殿对联是:生蒲州事豫州守徐州战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擒庞德千秋至德无双。
3、敬神对联大全五字
(1)、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3)、沙市章华寺始建于元太定年间(1324—1328),相传是在楚灵王章华宫的遗址上兴建的。文化大革命前,寺内佛殿完好,楹联匾额甚多。如大雄宝殿两旁,有一副对联云:
(4)、上联: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下联:我肚皮这般磁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5)、福音钟声响彻三江四海 基督荣光照耀五洋九州
(6)、赶年集,图的是一种热闹,一种吉庆,即使什么也不买,挤在喧闹的人群中,感受即将到来的“年”的气息,满眼都是琳琅满目的年货和一张张快乐而喜庆的脸,你会感到日子就是这样柴米油盐,实实在在,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7)、荆沙当七省通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于公等凭栏远眺:折章台柳、采玉湖莲、听八岭松、望三湖雪。四时风景不同、都觉近在眼前、大抵如是;
(8)、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家规有训贻厥孙谋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9)、上联典指唐代状元卢肇,字子发,宜春人。下联典指唐代开元魏州刺史卢晖的事典。
(10)、上联典指唐初诗人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纶,工诗文,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11)、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12)、上联:吾道非耶,岂复出山为小草;下联:此生休矣,乃知阅世尽沧桑。
(13)、作者原题跋:成都青羊宫侧二仙庵,荷塘竹树小桥,曲径茅舍竹篱,颇有出尘之意。相传吕纯阳祖师、韩德曜真人尝驾鹤降此,故名。庵内有两仙骑鹤像,余尝署一联云。按,万里桥、百花潭皆与庵邻近,潭即浣花溪,有杜工部祠:
(14)、《楹帖偶存》书影,转自中国楹联论坛《清末诗联家陈钟祥及其作品的真像》第15楼回复,作者谢青堂。
(15)、上联:东土耶,西土耶,古木灵根不二;下联:风动也,旄动也,清池碧水湛然。
(16)、法护南无,名垂南史,若使边功同立,神威肯让南征。
(17)、 祠堂里有两幅对联分别是:与天地与日月与鬼神争光千古无是君臣是兄弟是朋友大义五伦有二。
(18)、湖南平江东山古寺上联:嗐!急早收心莫把迷津当作波罗乐境下联:哎!快些转性须知孽海原为地狱愁肠
(19)、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20)、为南纪山川灵异所宗,生有殊贵,殁有余哀,光气郁风云,问谁表忠良宅第值诸葛宗社颠危之际,上可托孤,下可寄命,精诚贯日月,应平分丞相祠堂
4、敬神对联大全带横批
(1)、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仝,喜欢饮茶,曾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下联典指南宋词人卢祖皋,庆元年间进士,著有《蒲江集》。
(2)、敬天地。年三十头午,大约十点来钟,便开始在院子当中事先准备好的条桌上“摆碗”:碗下常常用萝卜丝先垫起来,上面是上等的五花肉片,再搭配上生菜等色彩鲜艳的菜叶。这样的碗摆三个,刚出锅的饺子再摆上三碗,炸货三碗,这样就基本“齐活”了。一切准备停当,点燃一炷香,燃放鞭炮,在长辈的带领下,一家人齐齐地跪拜天地。
(3)、 庙里首先看到政教坊,对联是:政无范法不律始成文明社会,教乃道育大德犹有富养国民。
(4)、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5)、广东雷州福田寺檀林阁上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是其非请看现实下联:行善报善行恶报恶乃真乃假希察古今
(6)、作者原题跋:大竹文昌祠,素患湫隘,道光戊申(1848),余摄邑事,与邑人士廓而新之,落成为署一联云……文昌祠左有古桂一株,大可合抱,树阴筑屋三楹,額曰“丹桂堂”,上建一楼,額曰“平远楼”,联云:
(7)、我的父亲就是专门被人请去写春联的,每年都要忙到年三十很晚,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然而,每次写完春联,他都累并快乐着。想想看,亲手书写的大红春联红红火火地贴满一大街,这是一种怎样的荣耀啊!我们自己家的春联都是放到最后写,并且父亲不看《对联集锦》,不看《万年历》,常常即兴创作对联内容。小时侯印象比较深的是“衣食即父母,牛羊皆朋友”,这是贴在牲口棚上的对联;“明月一窗竹,图书满室馨”,这是教育我们要多读书的;“黛溪流清韵,印台踏爽来”,这是赞颂家乡山水的……
(8)、横披:南无阿弥陀佛上联:九界众生离求生净土上不能圆成佛道下联:十方诸佛舍念佛法门下不能普利群萌
(9)、杭州灵隐寺上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下联: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10)、福建省莆田县财神庙:上联: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下联:不做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为难。
(11)、僾见忾闻昭祀典满门忠节传字内漫说不如我同姓
(12)、年集,已经成为邹平年事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它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不赶个年集,那怎么能叫“过年”?
(13)、上联典指唐·崔元暐母卢氏,戒子为官清廉。下联典指唐·卢眉娘工于绢绣,顺宗谓之“神姑”。
(14)、(4)城隍祠:保赤诚求,依然父母斯民主;幽冥执法,信是森罗守士官。《中华对联大典》下联末“士官”应为“土官”。
(15)、 含光殿对联:威灵犹天保安黎庶,神通如照洒福人间。
(16)、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敬神对联大全带横批四字76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