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为什么经典
1、海上钢琴师为什么现在才在中国上映
(1)、让人庆幸的是,托尼还记得他,或者也是导演或者编剧在传达这样的一种想法,他们在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些少数派能够理解那些大师级别的艺术。
(2)、《海上钢琴师》上映于1998年,导演是朱佩塞·托纳托雷,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合称“托纳托雷三部曲”(有机会可以出一个专题,,,)。影片在豆瓣评分排名第足以表现影片的强大实力。
(3)、小号的旋律让老板不禁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翻出了一个老旧的唱片,放出了和麦克斯吹奏旋律相同的音乐,麦克斯很惊讶,应该没多少人听过这首曲子,老板问起音乐的作者,麦克斯缓缓讲述起了那段故事。
(4)、1900最美的曲子是写给他一见钟情的女孩的,他透过船窗户看到女孩的美丽,把自己的爱慕隐藏在音乐之中,刻录成长篇并想找机会送给她。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他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一种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他一遍一遍对着镜子练习送礼物给她的台词,而每次他每次带着羞怯的谈吐,都被对方无视,知道最后一次他向她说明自己的心意,但是船靠岸了,他们分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5)、许许多多执拗的天才,以常人难以理解的追寻,以远离万家灯火为代价,去装饰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对此种人而言,把酒言欢者难寻,棋逢对手者难逢,高山流水的知音比万家赞誉更为珍贵。
(6)、整部电影感觉处处是经典,每个镜头都恰到好处,细节处理不多不少,刚刚好。
(7)、 尽管这些戏份被删,在120分钟版本中,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注意到导演对底层人物的情感关照,如丹尼的镜头设计大部分都是仰拍镜头,尽管丹尼穷困潦倒,但不妨碍表现丹尼那颗未曾泯灭善良的真心。
(8)、21年后今天,打动无数人的维吉尼亚号终于能在大银幕与中国观众重逢,关于1900的传奇故事将抖落灰尘再度随海波飘荡。
(9)、 1900被创作者视为欧陆辉煌过往的精神符号。是否选择下船也就意味着是否要与这个充斥着战争、工业革命的新世纪和解。
(10)、他在对马克斯阐述他在看懂了陆地之后,又回到了邮轮上,他是开心的,这是看破看透,对吧。
(11)、让人庆幸的是,托尼还记得他,或者也是导演或者编剧在传达这样的一种想法,他们在说:这个世界只有一些少数派能够理解那些大师级别的艺术。
(12)、时隔21年后的今天,《海上钢琴师》于内地重映,曾经让人拍手叫好的斗琴场面以及悠扬的音乐再次唤回观众的记忆,而主人公1900的经历也同样引起了许多人的深思。
(13)、钢琴有88个键,1900却好像有四只手在弹——他的演奏让人强烈感觉到音乐的世界原来如此广阔,音乐讲述的世界是如此迷人。
(14)、游轮停在了港口,1900找到了那个女孩,他讲述了自己和他父亲的关系,但是1900并没有送出自己的唱片。
(15)、因为是新世纪的第一天,养父丹尼给他起名叫1900。由于没有相关的出生证明,丹尼担心他被人抱走,所以1900从来没有离开过船舱。他就在这船一样大的摇篮里长大,他不知道海的尽头还有其他世界。就像他单纯地以为“妈妈”是一匹马,一匹跑得很快的马,一匹好马。尽管如此,有养父丹尼的疼爱与照顾,1900的世界是温情的。
(16)、片中的纽约、南安普敦、那不勒斯等港口的外景,都是在罗马搭建而成的。
(17)、电影的制作相当艰难,这是大家最初就意识到的,但还是超乎预期。导演称许多人在第三天已经打道回府。摄影师则表示:
(18)、正在录制音乐的1900刚开始的曲风是欢快的,可当女孩从前面的三个窗户依次走过的时候,1900的琴键也变得温柔了很多。
(19)、在所有我曾读到过看到过的故事里面,许久没有一个人如1900般让我充满了迫切的冲动,想要去理解他,懂得他,感知他。
(20)、在三等舱与乘客互动的那场戏上,观众席上有一位穿着讲究的男士,这部分在导演加长版本中也有交代下文,他其实是一位美国议员,在1900演奏完毕毫无保留了对1900表达的赞赏,而故事讲述者的Max的画外音和很好的点明了1900的内心世界:“他也一直在偷偷注视着这个世界,并偷走这世界的灵魂”。
2、海上钢琴师为什么是r级
(1)、他其实孤独的站在雾中,四周空无一物,他戴着帽子,穿马夹,站在那里,安静的,忧伤的,让心灵从他的眼睛里流淌出来……
(2)、全片最著名的曲子之一《EnduringMovement》,这首曲子从来没有被单人现场演奏过,因为在设计上这是一首双人曲,根本无法单人弹奏。
(3)、才看了《海上钢琴师》,是一如既往地意大利影片风格,把所有的理性思考都承载于感性的情节之上。于是开始比较,《天堂电影院》、《美丽的西西里传说》还有这部《海上钢琴师》应该如何排名?!
(4)、这些问题,又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文明行进中,我们是否应该或有没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的独立,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如果没有国籍、姓名、父母这些信息记录,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确认自己的身份?职业、才华、兴趣这些东西是可以作为一项技能比拼,还是应该像信仰般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当社会发展到看不到“尽头”,自我对环境没有掌控感的时候,人应该何去何从?
(5)、这部片子它获得一种巨大成功还在于这里边对于人生价值,社会内涵的一种变现。其实,看了这部电影,你就会有体会,象征着我们人生过程中一种俭朴淡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不就追求过分的欲望。这个船象征着我们理想当中淳朴的人生观。陆地象征着无边无际的欲望。1900坚守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被物欲所俘虏。而这部电影最后,1900和弗吉尼亚号一起沉到海底象征着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对这种朴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基本坚守。这个电影的最大隐喻应该是我们人生在世的时候,你可以被一些无穷的欲望所沉迷,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在合适的时候,回归自己的心灵。在自己心灵里放着一艘像弗吉尼亚号这样的船。在适当的时候,我能不被物欲所迷失,能回到自己的理想之舟当中。
(6)、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它不但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许多出色的曲子,实在是我们不能错过的一杯佳酿。
(7)、剧本依托于音乐,音乐又寄情于情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这就是音乐类电影最大的魅力,也是这部《海上钢琴师》之所以能够成为音乐经典的前提条件。
(8)、有人说它是钢琴题材的最佳影片,这个赞誉一点也不为过。《海上钢琴师》最难得的地方在于,他平静柔和的故事叙述里,道出了生活的无限可能性所给人的对未知的恐惧感。接下来跟大家电影的经典之处,看看它是如何勾动了千万人的心灵的吧。
(9)、影片以宏大的时间线勾勒出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幻,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199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1990慢慢长大,有着无师自通的非凡的钢琴天赋的他,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
(10)、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不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随着女孩的下船离去,1900的心开始波动。
(11)、第导演想说总会有人散曲终,总有一个人最先叫出“America”,总会有一个时刻发现目的地已经到了。于是音乐停止,灯光昏暗,游戏结束——再多的荣耀也挽救不了孤独。 1900在不到1/4炷香后,爱上了窗外的红衣少女由于1900以惊人的琴技和音乐打败爵士王,赢得了比赛,他的生活开始不平静起来——很快有唱片公司派人给他录音。
(12)、在电影里饰演大师杰利的那位黑人演员,他的父亲克兰伦斯·威廉姆斯也是早期爵士乐的重要人物之一。据说是第一位在谱子上使用“Jazz”这个字眼的人。
(13)、所谓音乐剧会用大篇幅的音乐来展现对白和剧情,而海上钢琴师只是用音乐烘托氛围,作为情节的起承转合。
(14)、之前看过这部片子,但是当时没有看进去,今天完整的看完,感觉还是引发了一些思考的。整部片子都是在托尼讲述中娓娓道来,这让人接受起来十分舒服。
(15)、“斗琴”这一段算是这部影片的一个小高潮,“斗琴”分为三个回合,第一回合1900用高雅的圣诞乐曲回敬杰里低俗的床第之乐,表面看来不可理喻,实则在心理上已占了上峰,面对如此重量级的挑战,1900表现出的平和、轻松,让我们看到了1900对这场声誉之战争的无所谓。第二回合中,1900全然忘记了比赛,只为杰里的美妙音乐而流泪,并且因为感动而把杰里的音乐原版弹出。第三回合,1900动了真格儿,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弹奏出的曲子有如整个自然界的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齐鸣,狂奔而至,轰然作响,仿佛有十几双手同时摸过琴弦,人与音乐达到了完美融合。当然,在这里,杰里的演奏钢琴技巧不可谓不纯熟,但是他输了就在于他音乐附加了太多的物欲:金钱、权利、名望等,徒留下形式上的自由。
(16)、《海上钢琴师》有着很强的代入感,隔着屏幕你或许能深切感受到1900那份独有的孤独感,而这和影片的配乐有很大关系。影片配乐是意大利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他为海上钢琴师写的配乐,有种尘封的忧伤感,但同时具有优雅的气质,实在是非常契合。而莫里康内也曾为《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配过乐,自己也曾获第7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17)、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它为人生表现的内容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特别的感受。从这部影片中我也觉得,每一个人无论他结婚与否,有无亲人,有无爱人,有无朋友,自己的家肯定是要有一个的,不为别的,只为来安放人的孤独、自由、不羁。
(18)、这时1900的琴声没有停,他的手指在琴键上无意识的轻舞,滑出一串串悠扬柔美的仙镜之声……这样的声音被完整记录进机器里。1900凌视着少女的脸庞——一动不动的望着她,音乐从他的指尖流淌,他完全是用自己的本能、自己的情感在弹奏……
(19)、最后我只想说: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坚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20)、1900的本性是自由的。1900的出身,影片中几乎没有任何交代,麦克斯的叙述就能说明,“他甚至不存在。没有一个城市、一个教区、一所医院或球队有他的名字,他没有国家、生日,没有家。八岁了,但依据法律,他从没出生。”一个常人出身所具备的他都不具备,影片如此安排无疑隐喻了1900本性的自由,儿时睡觉的吊篮的自由摇摆、第一次弹奏钢琴时对船长说的“Fucktheregulations”(让规矩见鬼去吧)、与麦克斯相遇后弹奏时自由滑动钢琴、对爵士乐鼻祖杰里挑衅的淡然面对、弹奏钢琴时的率意而为以及坦然面对生死等等,都或隐或显地的隐喻1900本性的自由。
3、海上钢琴师为什么是烂片
(1)、此外还有很多作为故事讲述者Max的零碎戏份被剪,如说到为何1900突然下船时Max用了多个”砰”!拟声词来渲染故事氛围,看似是闲笔,其实正是这些画外音深化了1900的精神形象。
(2)、事后1900掰断了唱片,再也没有提起过那个女孩,又过上了曾经的生活,直到一天1900向麦克斯表示自己想下船了,想看看陆地是什么样子的。
(3)、那种眼神,看到女孩,似情窦初开的眼神。夜里下到船舱,找寻着并亲吻了女孩,这是一见钟情吗?那份没送出的乐盘,是他对触摸不到而又渴望爱的体现,这么形容对吧?可是这种爱,为什么又不能让他真的步下邮轮。
(4)、此次在中国公映的《海上钢琴师》为120分钟的4K修复版。关于时长问题,影片有120/165/170分钟三个版本,120分钟为影片首次在法国上映的原始版本,并不存在“中国特供”版。
(5)、影片由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可以算得上是封神杰作。豆瓣评分达2分之高。没有看过的观众可不要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6)、《海上钢琴师》是一部情节如同碧海潮生,高潮一浪接着一浪的优秀剧作。
(7)、电影中的维吉尼亚号在历史上确有其船,1904年出厂,1954年左右被废弃。它还与泰坦尼克号有关,据说沉船时维吉尼亚号就在附近能接收到无线信号的地方
(8)、眼前回放着一幅画面。当船头人高喊America时,原本徜徉于音乐的人群蜂拥而出,只余1900(主人公名)一人留于室内,伴着他的钢琴。
(9)、人们喜欢追逐远方,是因为远方总带着某种不确定性的诱惑。所以1900说:
(10)、来源: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11)、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向我们刻画出一位执着音乐的钢琴师的同时,更像我们传达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这种精神让我在为这位伟大的钢琴师惋惜的同时更让我对他肃然起敬!1900代表了我们这一类人的梦想,他做了我们想做的那一类人,他帮助我们实现了我们心中无法实现的梦想。难怪有人要说这部电影确实过于虚幻和浪漫,当然,对于现世的情况来说,确实如此。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一类心中有同样信念的人才会被影片所深深触动。希望每一个喜欢《海上钢琴师》的朋友都能体会到这部电影带给你的感触与力量,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的“海上钢琴师”。
(12)、那天1900向无数人告别,然而当他站在下船的悬梯上时,他犹豫了。他看着那高楼林立的城市,摘下了帽子,用力甩了出去,回头再次走回了轮船。在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不说话,只是凝望着外面的世界。
(13)、无论是从影片开头那句“该死的新世纪的第一天”、还是可以因为一声“美国”一哄而散的欧洲移民,亦或是代表新文化的爵士黑人音乐节充满孤傲的神情,影片无处不在传达着对欧洲黄金时代的留恋和向往。
(14)、整部影片,我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就是1900跟爵士的创始人斗琴,1900最后一曲仿佛是四只手在弹琴,甚至夸张到可以用钢琴的琴弦发烫到可以点燃一支烟。
(15)、首先在表现手法上,没有把1900的故事平铺直叙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而是通过多年以后小号手麦克斯的讲述和现实交叉叙事。两条线互相保留悬念,让观众急不可待地想继续看下去。
(16)、 或许正如外界评价导演“托纳托雷并不热爱想象力或时代,只是热爱意象”那样,1900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人类哲学意识某种共鸣。人们争相去从各种角度分析解读影片的哲学思考的同时,也在借着1900去表达那个无法成为的自己。
(17)、最后就是这部片子的精神内核,很多人都在1900身上看到了自己那份无法安放的孤独,对繁杂世界的恐惧。而导演朱塞佩 托纳多雷也在1900身上投射了自己的彷徨与骄傲。
(18)、如果说财富和荣誉等外在力量对1900的冲击力不大的话,那么,无论谁都回避不了对爱情的渴望。为心爱的姑娘下船,这是他唯一一次付诸于行动的事件。
(19)、1900一辈子没下过这艘船,他也曾经决定离开,当站在甲板上看见所谓大城市那无穷无尽的房屋街道,他迷惑了,他说:“钢琴键有限,但是创造出的音乐无限,如果键无限,那就创造不出音乐。那座大城市一眼望去看不见尽头,尽头在哪里?—世界的尽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20)、在弗吉尼亚号即将要被炸毁的时候,麦克斯在船上找到了1900苦劝其下船,1900再次选择了拒绝。麦克斯满眼含泪悲戚的看着他,因为他知道,1900选择留在船上等同于要和被炸毁的轮船一同消亡。
4、海上钢琴师为什么评分高
(1)、这时,透过船舱的圆窗,突然出现一副画面:在冰冷的空气中,一个红衣少女闯入镜头。姑娘停在舷窗以外,旁若无人地借着反光的玻璃开始梳妆——她看不到里面的人,只是在玻璃上的倒影里看自己的脸,但里面的1900能够看到她。
(2)、世界很大,但是属于自己的很少。怎样为自己在这样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间!很难!所以,当你找到后,不要放弃,不要离开,留在这里吧,守住这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3)、“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这正是1900对城市没有尽头,欲望无边蔓延所产生的忧虑,是他发出的极富警示性的格言。
(4)、他首次拿起行李,向岸上走去。但当他行至舷梯中间后却停住了,他凝神远眺着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那城市近在咫尺,陆地也仅差几步之遥。身前的世界宽广而未知,充满了人们跟他说过的美好的许诺,藏着他可能拥有的名和利,还有和心爱女孩的重遇。但1900停留在跳板上久久的伫立,面前的城市在他眼前清晰得铺展开,数不清的层层叠峦的高楼,街道延伸而去的前方充满了未知,他迟疑了。
(5)、麦克斯曾经问过1900,你为什么不下船呢?一旦走下踏板,他就会走向人生巅峰。
(6)、城市格子间里讲述着的庸常繁琐,兀自生动与凋谢。
(7)、…………………………………………………………………
(8)、故事的最后,老板把小号还给了麦克斯,他希望麦克斯能继续追求那属于自己的艺术与优雅。
(9)、1900在下等舱以更天才的表演释放着能量,穷人们安静地簇拥在他周围,深深被他的演奏吸引。
(10)、这部影片堪称是艺术创作者的终极浪漫,每一帧画面都是艺术。全片音乐和故事内核完美结合,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最精彩的是斗琴片段,全程高能。当1900弹奏着激昂的曲子,突然在玻璃窗上看见女孩的面容时,连曲子都不知不觉变得温柔的一幕令人心悸。
(11)、两个钟头陪主人公1900度过了一生,又是一部经典。
(12)、海洋的历史就是一段人类的发展史。海洋与中华民族亦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拥有者“四海”,拥有悠久的海洋历史。在海上,我们既有过卓越的功勋,也有着屈辱的曾经,但我们相信长风大浪,任重道远。
(13)、这部电影不像其他电影那样越拍越轻松,而是恰好相反。
(14)、不同于现在影片早已被中国影迷封神的盛景,影片在欧美面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存在着口碑的两极化差异,甚至被媒体评价为“最好看的烂片”、导演平淡的叙事手法、“不是那么的具有艺术风格”让影片评奖饱受争议。
(15)、尽管在导演心中,170分钟才是理想版本,但数码修复技术让旧时光的电影重新得到了尊严,不管是在画面清晰度还是声音方面4k修复技术均将把影片的品质提升一个层次,而影片本身的胶片质感却仍能得以完整保留,这无异于让这艘航行了21年的维吉尼亚号重新换了新装。
(16)、本片耗资两千万美元,远远超出了当时在意大利拍片的平均水平。
(17)、FineLine公司希望它能够参加戛纳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的主席GillesJacob很早即看过此片,并表示很有兴趣,但由于与导演的争执,新线公司没有准备好本片供展映的最终版本,因此剧组也没有前往戛纳。
(18)、1900的故事,像一枚遗失的珍宝,永远地埋藏在湛蓝深处。他是属于海的。身世不明,生于船上,被弗吉尼亚号的工人收养,在阴暗空旷的舱底度过童年,日日望着碧涛翻涌长大。88个琴键,有头有尾,有始有终,音乐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此辽阔,又如此单纯,如同大海。
(19)、我喜欢像一九零零那样天马行空,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一点不觉得他的生活又多悲惨。他是个孤儿,出生在船上,一生也没下过船,没有身份。在人们眼里,他可以用他卓越的琴技换来很多钱,过着人们眼里豪华的生活。但这不是他想要的,他要的只是属于自己世界中的乐曲,他不属于陆地,他已经离不开这艘船了,即使选择死亡,他也毫不在乎。结局看似凄凉,但我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炸船那一刻他有了归属,回归到属于他的世界一一海洋。
(20)、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弗吉尼亚号蒸汽船上的孤儿,他一生的时间都在这艘蒸汽船上度过,从未下过船,却拥有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赋。1900本来完全可以凭借其卓越的钢琴演奏在陆地上获得财富、名誉,还有爱情,但是他放弃了这一切,就其原因,那就是自由。
5、海上钢琴师为何经典
(1)、效果相当好,但船长一直在催他们赶紧收工,因为暴风雨马上要来了!没办法,200多群众演员和剧组全体所有人在船上度过了难忘的一天一夜,搭建的床铺什么的,全都真的派上了用场。
(2)、本片《海上钢琴师》,顾名思义,有大海。所有一切发生在大海上。大海是蓝蓝的,是一种冷色调,给人有一种忧郁,冷静,孤独。这也是钢琴师1900给人们的感觉,把快乐带给别人把忧伤带给自己。给我带来比较遗憾是他在录制唱片的时候偶然看到并且爱上的那位女孩(是那位手风琴匠的女儿),对爱情的憧憬使他曾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船去开始新的生活,甚至他想那张唱片送给她(唱片最终没有送出去,所以被他亲手毁掉),这或许也算是他唯一一次爱情来得那么突然,但却是无可能的结局。最后他同这艘船一样爆炸中消失在他出生的地方——大海中。1900的一生在我们看来是悲剧而又短暂的。似乎一切都那么忧伤和忧郁。但是同看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给我都是一种暖色调的,亮丽的船上舞会,一切似乎都在热闹中进行。1900尽管是悲剧的,没有父母,而养育他的丹尼父亲又在他小时候不幸遇难,唯一美好回忆估计就是他的好朋友MAX和他那段不完美的朦朦胧胧的爱情。
(3)、当人们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场面: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像。
(4)、一次莫顿登上了那座游轮,在一天晚上对1900发起了挑战。
(5)、然而好景不常,一次的海上意外事件,造成抚养1900的丹尼意外丧生,幸而奇迹似的,某天深夜船上的众人被优美的琴声所惊醒,循着琴声而往,居然是无师自通的1900在钢琴前忘我的演奏着,动人的旋律打动了众人,从此,1900展开了在海上弹奏钢琴的旅程,也吸引了愈来愈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6)、天才钢琴师最终还是没有走出那一艘熟悉的船,他的生命没有跳出88个黑白琴键,唯一可能让他从自己的生命暂时出走的爱情,也没能带他离开,因为他看到没有尽头的城市时,慌了。我喜欢这个处理,有很多电影,都是用爱情来将人物打出常规,我承认爱情有让人冲动的魔力,但它只会让人暴露出新的侧面,而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
(7)、在船上,1900可以任意弹出华美的乐章。而到了岸上,面对无限的世界,显然只有上帝才有资格去当那位钢琴师。
(8)、上个世纪末的大银幕上,有两艘船毁灭于观众眼前,一艘承载了海难中生离死别的爱情,一艘纪录了一段与88个琴键有关的孤独人生。前者在当年席卷全球票房缔造声名无数,而后者,在多年以后才成为众多影迷心目中的永恒。
(9)、1900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游轮的头等舱里,一个黑人煤矿工在一架钢琴上发现了他。
(10)、 主人公1900堪称是宅中极品,超级宅男。他一生从未离开过那艘船,弗吉尼亚号。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从欧洲来到美国,追逐着梦想。为他们弹奏音乐。和他们聊天。自己却从来不曾去追求过什么。世界很大,梦想很多。他遇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他的朋友,和那些音乐商人不止一次的劝说他,他的才华,可以让他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但是他们追求的这些,他从来没有感觉。就算当他遇到了爱情,也没有让他离开。那昏黄的老照片似的少女影像,直达心灵深处。他犹豫着,害怕着,站在镜子前纠结的反复演习怎么开口搭话。那场面让人想到曾经的情窦初开的自己,暗恋着某某某,可是那个人却从来不曾知道,只有自己从开始到结束。太让人伤感的情节。对小女孩最后的告别话语,也最终被淹没在人潮中。。。
(11)、编剧煞费苦心的勾勒出了这样一艘世外桃源的轮船,海上的乌托邦,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存在?”是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名利?还是在无限的世界中,享受生命的自由?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艘船,每个人也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陆地,偏执的归宿,欲望的摇篮,在有限与无限中徘徊,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存在,这便是编剧最想表达的终极思想。
(12)、但是远方是没有尽头的,因为远方一旦抵达便又成了当下,然后又有新的远方在召唤着。多少人就是在不断的追逐与转换中,忽略了当下,蹉跎了岁月。
(13)、他注定了就是孤立于世的,给你执笔的权利,你也不会往他身上加一点点俗世的幸福,因为他已经如此完美的完成了他的人生,像一部完整的作品,无法再被添加或删剪,即使是他如稀世珍宝般无法被复制的遗憾,以及象牙般光洁无暇的纯望,都是他翅膀上的羽毛,被他细细梳理。
(14)、人都是趋向利己性的,那些不为他驻足流连,赶着追逐自家灯火的人,我们无法归咎于他们。他们只是甘于平庸,只是将海上钢琴师这样的境遇视为日常,无法体察其中的诗意与远方。
(15)、其实《海上钢琴师》整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1900一辈子不离开弗吉尼亚号是一种选择,而麦克斯离开弗吉尼亚号到陆地是一种选择,杰里的唯我独尊是一种选择,老人决定到美洲新大陆开始新的生活是一种选择,1900随船而终也是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注定了不同的人生。
(16)、主人公1900从船上一出生便被抛弃成为孤儿,由好心的烧煤工丹尼收养。童年时一次意外丹尼丧生,1900再次成为孤儿。不经意的接触钢琴,让人惊讶的发现原来他竟是无师自通的天才,此后他便开始了一生的钢琴生涯。
(17)、今天重温一下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部电影的
(18)、电影中最吸引人的,一定是男主角那令人惊叹的钢琴技巧。尽管没有接受过任何钢琴教育,但当他第一次坐着钢琴前,就注定他是一个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音乐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朋友晕船的良药,传达欢乐的手段,证明自己的方法。
(19)、第导演想说天才其实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为所有的天才都是异类,而再体面的异类都不会被人真正去爱——那些为1900的琴声瞠目结舌的人,像对宠物一样喜欢它、呵护它、痴迷它,而在琴声终结的时候,他们咂巴着嘴巴散去——天才就是在马路中间迎面驰来飞车,谁也不会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马路中间只会剩下天才孤寂的尸体。
(20)、不知为什么,他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那个在风中形销骨立的样子。
(1)、《天堂电影院》是唯一一部让我可以看完之后接着再看,哭完之后接着再哭的电影,尽管就连最懂我的枕边人也不了解这是为什么,也许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是那种感念和情怀永远地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却。
(2)、如果从深层次讨论1900的自由的话,我们可以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源头。存在主义又称生存主义,它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3)、面对死亡的他能够如此从容镇定,微笑着离开人世。我最喜欢1900最后说的一段话:“我看不见,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得见!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是的,错不了,这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也应付得来。而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都要通过电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我们从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独,他对爱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惧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
(5)、海上出生的1900(蒂姆·罗斯饰),在陆地上却是个从未存在的人,没有亲人、没有户籍,也没有国籍,大海便是他的摇篮,而他也随着Virginian号往返靠泊各个码头,逐渐长大。
(6)、1900在录制唱片时,看到了窗外的一位少女,之后他的视线再也没有离开那个少女,仿佛这首曲子就是为了那位少女而作。
(7)、《海上钢琴师》的配乐真的是“MissionImpossible”,因为电影的主角就是一位钢琴天才,他的每一段钢琴曲都是没有人听过的杰作,甚至那些信手拈来的练习曲都会被惊为天人。
(8)、如此人物,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荷花一擎。他注定是孤独的。他的所有的音乐才能,凝成一颗无法触碰的含泪明珠,化为不可揽怀的清冷月光。音乐奏响时,众人为他燃起的灯火,仅是过眼烟云。
(9)、我喜欢1900一脸的清澈,喜欢他沉迷的样子,喜欢他静静地用音乐和心与自己对话。喜欢他说的话。他说:“我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可是走过跳板之后,前面的键盘,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不是给凡人奏,是给上帝奏。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美女,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没法舍弃这艘船。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反正,世间没有人记得我,除了你,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你属于少数,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10)、拍摄《末代皇帝》时的贝托鲁奇,每每要求配乐坂本龙一按自己的想法谱写新的音乐,而对方表示不可能的时候,都会甩出一句“莫里康内当场就能给我写出来”,简直把坂本龙一逼到吐血。
(11)、上个世纪末的大银幕上,有两艘船毁灭于观众眼前,一艘承载了海难中生离死别的爱情,一艘纪录了一段与88个琴键有关的孤独人生。前者在当年席卷全球票房缔造声名无数,而后者,在多年以后才成为众多影迷心目中的永恒。
(12)、天才的1900在听了一遍后就完美复制了对手的这首代表作,被激怒的杰利在决战轮来了手速炫技,单纯的快速弹奏让音乐失去了意义和灵魂,这让1900无法忍受。在骂出那句“混蛋,这是你逼我的”之后,或许也终于明白丹尼跟他说的那句“维吉尼亚号以外的一切都是坏的”是什么意思。
(13)、海边的细沙洴澼在湛蓝的浅滩里,微风拂过海面,泛起世间最美的涟漪。无边的光向四面聚拢,投射世间的美好。黄昏的海,晚霞与蔚蓝酿就炫目的晕。那一抹光的猩红,海底深处,恍惚中那是绚烂的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4)、影片《海上钢琴师》中贯穿了大量的音乐,如果对这些音乐加以品味,无论1900弹奏的钢琴曲,麦克斯的小号吹奏,还是影片中的部分配乐,都是为“自由”服务的,当然,最代表自由性的音乐,还是1900的钢琴曲。
(15)、经过三个回合对决,杰里从一开始的不可一世变为后来的瞠目结舌,这些与1900的平和、超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知道,杰里感到了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只能通过挑战1900来证明自己,因而在他看来,和1900“斗琴”实际就是一场声誉的较量;而1900的艺术灵感则是来自情随所致的感觉,来自身边每一个鲜活的面孔,来自对大自然、对心动的女孩最深沉的爱,因而能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杰里为别人的称赞而弹琴,1900则已超越了比赛本身,他排除了陆上利禄功名的干扰,超越了一切利益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的创作之中一一他实现了对主体自身的超越;1900的音乐世界永远鲜活、灵动,能在不经意间杂揉十种风格,他冲破了钢琴88个键的客观实体限制,摆脱了钢琴客体的纯物理性一一他实现了对客体对象的超越。为自己而弹奏,为音乐而感动,为艺术而艺术。
(16)、他只学会了在那片空间大小的环境下演绎他的人生,甚至随着邮轮炸毁而结束自己的一生,为什么不能尝试去改变呢?
(17)、1900说:“在那望不到尽头的城市中,让我如何选择,如何去选择一条街道、一栋房子、一个女人、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一种属于自己的活法……。陆地对我来说像是一艘过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次过长的旅行、一首我无法演奏的音乐……”总体而言,陆地对于1900来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他无从选择、无从判断,更谈不上驾驭和利用陆地上的客观规律实现自由:
(18)、1900出生于20世纪初,那时无数欧洲人怀揣美国梦移民新世界,他们中有失意落魄的可怜人,也有承载着欧洲文明的名流学者,他们带着老欧洲最后的辉煌奔赴美国。
(19)、小号手麦克斯因缘际会在弗吉尼亚号上开始演奏
(20)、经久的回忆在脑海缓缓流淌。一切投入深不可测的海洋,圣洁覆盖了一切。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一切,以为离开了海。但海与天空一样,包裹着我们孱弱的身躯,用温暖的心为我们付出一切。我们其实并没有离开海,血液是圣洁的分流,他与我们同在。
(1)、1900虽然一生漂泊在海上,但是他却早已看尽了陆上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辉煌与凄凉。固守在自己精神理想国的1900,不仅在音乐上造诣斐然,而且还可以轻易地洞察出入生百态、世俗名利、人情冷暖。
(2)、1900在船上出生,并在船上渡过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名才华横溢的天才钢琴师,凭借他自身的天赋,若想融入真正的世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他还能够获得超出常人的财富与地位,但这些都无法令1900下船,他选择坚守在有限的琴键之上。期间,1900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并想为之做出改变,但最终1900选择固步自封,留在了船上。
(3)、他还是走了,从一开始就被他目光注定的孤独离去,在十九世纪的石板路上,在永远无法消散的浓雾的包围中,转过他的目光,转过他侧脸留下的弧线,一步一步,没有再留恋的,轻轻踏上云端……
(4)、…………………………………………………………………
(5)、他一生未曾离海,以身殉船。陆地上的人浪费太多时间在为什么上,冬天害怕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将至,永远在追寻着哪里永远是夏天。凝望万家灯火,他看到的只有茫然。
(6)、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1900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纯洁。他在海上出生,在海上成长,一生都没有上岸。没有国籍,没有接受过教育,就连名字,在常人看来也有些奇怪。但就是这样一个,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现实。
(7)、爱情和“大海的声音”让1900产生了下船的冲动,在一组中远近景镜头的切换中,我们看到1900在舷梯中点上定住的迟疑、困惑。眼前的纽约城在导演深焦充满纵深感的镜头下显得那么的庞大,密集。
(8)、1900童年的经历删减了两处,如将蛋糕拍在船长脸上,以及因为缺乏合法收养文件船长试图派人带走1900的戏份,这两处为1900追求自由不羁预留了一块很好的铺垫。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海上钢琴师为什么是r级12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