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故事143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

1、有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

(1)、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觉得这篇文章能戳中你的心,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3)、(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诸葛亮《后出师表》。

(4)、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正月,诸葛亮亲率主力经武都直取祁山(今甘肃礼县祁山堡),深入到曹魏腹地陇右,开始了第一次北伐。然而,参军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在街亭被魏军大败,诸葛亮被迫迁西县(今甘肃西和县之长道镇)千余家退军汉中,魏将司马懿率大军长驱至追,诸葛亮不得不在西城唱“空城计”以退敌。司马懿率军来到西城下,只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抚琴,左右各一个童子,分持宝剑和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知诸葛亮一向谨慎,怀疑城内有伏兵,故引军退去。可掬:可以捧取。麈(zhu音主):鹿一样的动物尾巴,作拂尘用。

(5)、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先主刘备率军欲攻取汉中,与魏将军夏侯渊、张郃相拒于阳平关(今勉县城西五公里之老城),急切难进。为此,刘备发书成都,让诸葛亮火速出谋划策,同时派兵增援。

(6)、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巡营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杨修私传军令。由于杨修平时屡次卖弄小聪明令曹操不满,今次又在自己尚未下令撤退之时私传军令,于是,便以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杨修死后,杨修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曹操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杨彪叹气说:“我惭愧啊,没有能够像金日磾(dī)一样具有先见之明,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免内疚。

(7)、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8)、出处:《三国演义》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虚许都

(9)、司马懿到城下一看,见诸葛亮神情自若,琴音不乱,又见城门大开,怀疑城中有伏兵,便慌忙逃窜。

(10)、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秘密布置军队。

(11)、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12)、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13)、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14)、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在汉中定军山下向后主刘禅再上《出师表》,即后《出师表》,请求继续率军北伐。十二月,便“出散关,围陈仓”进行第二次北伐。在后《出师表》的末尾,诸葛亮写道:“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所以能逆睹也。”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力:竭尽全力,贡献一切。后引申为“尽瘁”。瘁:指心力极度疲劳、交瘁。死而后已:到死方罢休。利钝:此指顺利或困难。逆睹:预见、预料。

(15)、温馨提示: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16)、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公元214年,曹操对汉献帝发动了最后的一击:废后,伏皇后被废,曹操之女曹节为后。这是除了废帝之外对汉室最大的打击了,汉献帝默默地看着皇后被拖出去却没有忠臣响应,他自己明白下一步就是自己退位了。

(17)、“活神仙”于吉。说起来,于吉与孙策还颇有渊源。孙策见于吉被百姓所敬重,称为“神仙”,便认为他妖言惑众,将其斩首。恰逢被刺客所伤箭伤未愈,孙策也因此受到惊吓而亡。“锦帆贼”甘宁。甘宁未投孙权时,起初为游侠,尝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故时人皆称为锦帆贼。投靠黄祖不得重用后转投孙权,最终成为东吴大将。曹魏“恶来”典韦。夏侯惇引典韦来见曹操时,典韦展现武艺,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曹操赞曰:“此古之恶来也!”。可惜不久后便为救曹操而死。

(18)、当时孔融的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正在家里下棋。突然面临此大祸。横眉冷对上前护住爹爹,孔融请求曹操官兵放过两个小儿,自己愿承受一切惩罚。儿子却高声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宁死而不屈”。这句话的意思是,鸟巢倒了翻在地下,怎么还有完好的鸟蛋呢?!

(19)、(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

(20)、诸葛亮召集在成都的官员商议对策,蜀郡太守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重镇,如果没有汉中,则蜀地不保,这是家门口的灾祸之事,发兵何疑。于是,诸葛亮又从成都派黄忠、法正、严颜等统军前往汉中支援,大战定军山、火烧天荡山,大败曹军,终使刘备平定汉中,设坛称王,促成了三国鼎立。家门之祸:家门口的灾祸。

2、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故事

(1)、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2)、为孩子上重点中学,他真可谓是老牛舐犊,费尽了心机。

(3)、《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全书六十五卷,分魏蜀吴三志。纪传体三国史。无表志。魏志前四卷称纪,蜀吴两志有传无纪。对魏的君主称帝,叙入纪中;吴蜀则称主不称帝,叙入传中。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属于官修的有晋王沈《魏书》、吴韦昭《吴书》,属于私修的有魏魚豢《魏略》,为寿书魏吴两志的主要依据。蜀国无史,但寿本蜀人,又为史学家谯周弟子,蜀未亡时,即留心蜀国史事,故《蜀志》亦不逊于魏吴两志。三志本独立,后世始合为一书。以叙事较为简略,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之作注,博引群书,注文多出本文数倍,保存的史料甚富。

(4)、梦中杀人,其实曹操故意的,是他杀杨修的借口。

(5)、辕门射戟( 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6)、江郎才尽,说的是才情减退,其实是有个人在朝天宫做了个梦。

(7)、曹操袭击乌巢成功,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这一来,袁绍的军队因为没有粮草,军心涣散,失去了斗志,没有开战,便已经失败了。

(8)、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

(9)、割须弃袍( gē xū qì páo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10)、(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章节。

(11)、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12)、一行人走到乌林之西。但见周边地势比较险要,宁静无比,兵士们吓得都大气不敢出 !然曹操看此防守空虚,不免觉得“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安排一对伏兵,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13)、(典故释意)今比喻知道情况而不愿反映或检举。

(14)、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15)、(翻译):“诸葛亮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6)、(读音)wàng méi zhǐ kě ,

(17)、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盒稳葑呈坑⒂虏磺???啦唤怠?

(18)、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19)、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

(20)、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3、关于三国的成语典故

(1)、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2)、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3)、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4)、所以想要第一时间收到(统编历史)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星标”,这样(统编历史)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5)、刘备在长坂退走后,与孙权的军队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使其退走。

(6)、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7)、二人来到一个小店,边喝酒边谈,正说得投机,门外突然来了一个红脸大汉,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刘备、张飞请他一同饮酒。交谈中得知,此人名关羽,因仗义除霸有家不能归,已流落江湖六年了。他们各自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

(8)、徐庶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

(9)、超:超过;超群:超出众人;绝:没有;伦:同辈。指的是超出众人,同辈中无人可比。

(10)、在诸葛亮和法正的策划下,黄忠首先依计“南渡沔水”,刘备又“反客为主”在定军山下“步步为营”进逼夏侯渊军,造成主攻事态。乘夏侯渊曹军疏于防范,法正、黄忠又偷偷占领了定军山西端之降山(定军山之战后改称旗杆山),这里居高临下,不但威逼定军山魏营,而且可窥视定军山主峰内“仰天洼”夏侯渊中军帐虚实。如此一来,彻底激怒了夏侯渊,他根本没把老黄忠放在眼里,于是亲率大军到降山下叫骂,挑战,想夺回阵地。黄忠军在山上任凭魏军叫骂,他根据法正“挥红旗为号”的约定,坚守而不出战。待夏侯渊军在山下喊叫的人困马乏,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时,法正在山顶上挥动红旗,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劈为两段。曹军大败,刘备遂取汉中。一马当先:跃马冲在最前面。

(11)、(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12)、一往情深,这个形容感情深厚的成语,最早却是发生在秦淮河畔。

(13)、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14)、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15)、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6)、(典故释意)今形容对事业,对工作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为止。

(17)、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8)、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今岐山县高店镇南原)北伐军中后,根据他的遗命安排,后主刘禅立即任命丞相长史蒋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国家最高的文职称号),接替诸葛亮镇守汉中。后来,又加封蒋琬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继续镇守汉中,同时处理蜀汉国一切政务和军事。

(19)、所以想要第一时间收到(统编历史)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或者“星标”,这样(统编历史)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

(20)、天花真的乱坠过,落在雨花台形成了美丽的雨花石。

4、关于三国的成语及其历史故事

(1)、(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事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发兵何疑。” 

(2)、(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大军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今勉县汉水以北,城西阳平关至旧州铺一带),为北伐曹魏做出征准备。探马来报,魏遣驸马夏侯楙(曹魏大将夏侯惇之子,曹操的女婿)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敌蜀。蜀镇北将军魏延上账进谏说:“夏侯楙仍膏粱子弟,懦弱无谋,”所以,他要求带五千精兵,走子午道(今陕西西乡县子午山之古道)而北进,“不可士日,可到长安”。他让诸葛亮率大军走褒斜道(今勉县东北六十里的褒城镇北通眉县之古道),如此,“则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思虑再认为只有平取陇右(甘肃天水一带),循续推进才有可能获胜,因此,未采纳魏延的建议。于是,诸葛亮令赵云据箕谷(今褒斜道内北端)为疑军,他亲自领兵进击陇右,开始北伐曹魏。

(4)、事来,你就取而代之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出

(5)、(翻译):说完,把印交给他,眼泪流了一脸。

(6)、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7)、突然闯出一对人马,为首的是白袍小将赵云……

(8)、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9)、在南朝时期,柳庆远治兵有方,梁武帝萧衍在还没当皇帝前就很赏识他。萧衍做了皇帝后,封他重安侯,食邑千户。公元505年,又封他为雍州刺史,并在新亭为他送行。萧衍说,你这次衣锦还乡,有你镇守西部我也就可以无忧了。从此,“衣锦还乡”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

(10)、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1)、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12)、以上韩德及四子情节系《三国演义》虚构,正史无据。

(13)、(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

(14)、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5)、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鼎足三分,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桃园三结义

(16)、第二天,刘备来到前线视察。他夸奖赵云“一身是胆”,意思是胆量极大。

(17)、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18)、仅凭这一条,就能看出曹操日后必成大器—— “逆商”!

(19)、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0)、曾经的台城金碧辉煌,如今的大行宫也是南京的中心地区。虽然没有往日的皇宫林立,但是走进总统府里,你依然可以从一砖一瓦中感受南京城昔日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5、关于三国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1)、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队伍的所有钱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一时间斗志昂扬,决心死战到底。

(2)、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3)、出言不逊(张A):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4)、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5)、出类拔萃: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即超出群体的才干。

(6)、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7)、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8)、(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9)、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队伍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队伍就会不战自溃。”

(10)、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11)、望梅止渴,在军士干渴时候,鼓励军士前方的梅林不远了,有梅子吃了,鼓舞了军士的势气,这也说明了曹操的智慧。

(1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3)、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4)、说起雨花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丽的雨花石,上世纪五十年代,雨花台烈士陵园修建,使得整个雨花台成了一处具有独特纪念意义的名胜景区。去雨花台烈士陵园逛一圈,缅怀历史和先烈,体验别样的人文情怀。

(15)、(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6)、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7)、曹军准备越巢湖伐吴,行军至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境地时,正值七月盛夏时节,酷暑难当,士兵口渴难耐。眼看着行军速度慢了下来,兵士们有气无力,看似无力前行!曹操此时也又饿又渴,但他想着兵贵神速,想着战略目标,便压制住口渴说:“前方有大梅林……”

(18)、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成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9)、桃园三结义(táo yuán sān jié yì) 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20)、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计出三国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意谓令此攻彼也。使之两相残杀,以让第三方坐收渔人之利。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但不尽相同。

(2)、唐代诗人著名李白在南京的长干里游玩时,写下了著名的《长干行》。诗云: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后来,诗句中的“青梅竹马”演变为成语,被用来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自由玩耍的样子。

(3)、如鱼得水,意思是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4)、(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蒋琬传》:“时新丧之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5)、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6)、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7)、通过以上介绍,可以肯定的告诉题主,先有《三国志》后有《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西晋人陈寿所撰,是一部历史巨著,当然成书于西晋。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约诞生在距今七百年前后,该书是一部历史小说。

(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9)、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10)、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11)、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聘请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一次,徐庶识破“八门金锁阵”,大败曹操官兵。曹操将领曹仁不服输,深夜起兵去新野劫寨。徐庶早有所料,待曹仁离开樊城时就乘虚而入。结果,樊城失守。曹仁败退许昌,愧对曹操。曹操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曹操探得是徐庶,便想把他骗到许昌留在身边。他们摹仿徐庶母亲的笔迹写信给徐庶。徐庶见信得知老母押在许昌,只好挥泪告别刘备。徐庶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13)、《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某些有关传说,经过综合熔裁,再创作而成,今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为最早,分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清初毛宗岗又作了一些修改,成为现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

(14)、215年三月,曹操率军十万,进攻汉中张鲁。

(15)、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16)、刘备的大将赵云带了几名骑兵赶来营救。赵云杀进重围,救出黄忠。赵云回到营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开营门。自己单枪匹马,站在营门外。追过来的曹军见了,不敢前进一步。只见赵云枪一挥,营里的箭好似飞蝗般射向曹军。赵云和黄忠乘势追杀,获得大胜。

(17)、曹操一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豪情盖世,气吞山河!

(18)、曹操话未落音,但见四处人头攒动,四面隐藏的兵马逐步浮现在他的眼前,为首的人威风凛凛、面如重枣——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寿亭候关羽是也……

(19)、(典故释意)今形容缺乏锻炼经历的富贵人家子弟。

(20)、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1)、(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2)、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如嚼鸡肋,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得陇望蜀,乐不思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坚壁清野,七步之才,才占八斗,七步成诗,骨肉相残,巢毁卵破,一身是胆,顾曲周郎,超群绝伦,如鱼得水,如饮醇醪,髀肉复生,步步为营,偃旗息鼓,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欲擒故纵,吴下阿蒙,刮骨疗毒,计收姜维,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愿打愿挨,张飞赔罪,义放曹操,水淹七军,过五关斩六将,初出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单骑救主,横槊赋诗,马跃檀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在曹营心在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4)、《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5)、(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6)、据说,南朝文学家江淹有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男子对他说,“我的一支毛笔在你那儿有些年头了,该还给我了吧。”江淹怀里一摸,果然摸到一支五色笔,便递给了他。此后,江淹就再也没作出什么佳句。根据史书记载,江淹当时正是在冶亭驿站休息时做了这个梦。而冶亭驿站位于冶山,即朝天宫所在地。

(7)、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

(8)、(注音)cǎo chuán jiè jiàn

(9)、三国时期,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

(10)、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属山西)人,三国时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其余四将为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他加以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11)、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12)、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于扶风郡美阳,又移至兴平县小槐里。诸葛亮亦迁移西县人口1000余家还居汉中。后又有武都王苻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往迎,安置于昭化之白水,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2郡仍存,属益州。所以,三国时,魏蜀各有一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另外,又于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亦属武都郡。

(13)、三国时期,刘备非常注意任用人才。他担任平原相的时候,手下有两员猛将,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刘备对他们非常重视,与他们亲如兄弟。后来刘备吃了败仗,依附荆州刘表,他们不嫌刘备势力小,仍然忠心耿耿地辅佐他。

(14)、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15)、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6)、出处:晋·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17)、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18)、张鲁听到前线兵败,立刻要投降,谋士阎圃劝说:“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张鲁就往巴中撤退,当时手下想烧毁城中辎重钱粮,被张鲁阻止:“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

(19)、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0)、二是,曹操赤壁大败,逃亡至华容道被关羽迎头拦住,曹军己无生路,众将懾于关羽威名,均畏缩不前。逼得曹操只好亲自出马,与关羽对话。请求放行。

(1)、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2)、(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三次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坚持不懈。

(3)、《三国演义》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卓等反动统治者的某些罪恶,提供了关于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资借借鉴的思想材料。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故事14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