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美文网为您提供经典美文、爱情文章、优美散文、短篇小说、心情日记等在线阅读欣赏

精选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翻译142句

[db:分类] 二七美文网 0℃

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

1、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

(1)、(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5)、(译文)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0)、山海争水,水必归海。只有善于为下,善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戴和支持。

(11)、(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1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3)、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4)、(译文)虽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于雌柔取态而处事。

(15)、(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16)、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17)、(名句赏析):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18)、大意: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19)、(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20)、(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2、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翻译

(1)、(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4)、(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5)、道生于安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6)、(名句赏析):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7)、(翻译讲解):柔弱胜刚强,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

(8)、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漏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9)、(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10)、老子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12)、(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13)、(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14)、(感悟)老子对“道”作了总结性论述。“天之道,利而不害”,是老子的自然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他的政治观。

(15)、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7)、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d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d?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顺天道,得民意。做到了“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国共产d代表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打土豪,分田地,是为广大的劳苦民众谋幸福。国民d正好相反,它们代表少数的官僚、资本家、地主等利益。其做法“损不足,而补有余”,他们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正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1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话

(1)、(翻译讲解):孕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劳,大功告成而不居功自傲。

(2)、老子名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4)、(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6)、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7)、(译文)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提倡(有了)“仁义”。聪明智慧(逐权夺利、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

(8)、(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9)、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10)、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11)、悟道的圣人,无私无欲,从不为自己要求什么,他做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的利益,反而自己得到更多,变得更富有。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道理,越想得到的,偏让你失去,越不想得到的,偏偏就给你。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13)、(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14)、(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5)、(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1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7)、老子名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8)、《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9)、(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20)、(翻译讲解):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4、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及解释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我再理解“道法自然”中的“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状态”,即一般所说的“自己如此”。很明显,这个“自然”是“万物的自然”。“圣人”遵循“道”的“无为”推行“无为政治”,是为了辅助和配合“万物的自然”,这就是简本说的“道,恒亡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自化”与“自然”义近,它是说“万物”自行变化,自然是万物的自然。

(4)、(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5)、(翻译讲解):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然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想不到的困难。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天下的难事,一定从很小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细微的部分开端。所以我们说细节是魔鬼,甚至能写出一本畅销书。做大事,也需要注重细节!

(8)、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9)、(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0)、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14)、(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15)、(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16)、(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17)、(翻译讲解):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9)、能了解、认识别人算得上智慧,但是有自知之明才是强大的。因为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客观,要么自视甚高,要么妄自菲薄,这都是不对的。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才能越来越强大和优秀。

(20)、(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5、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大全

(1)、出自《道德经·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5)、(名句赏析):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6)、(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10)、老子名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14)、(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5)、可是它却从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是清虚至极,无量无边,并且不正不邪的。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7)、(名句赏析):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18)、(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名句赏析):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1)、(感悟)赢得民心,关注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2)、(译文)因为他不执着于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

(3)、(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4)、老道长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这里几十年了,也没有看到神仙。

(5)、(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6)、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道德经》

(7)、“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做人当朴实无华,虚怀若谷,低调谦逊。谦虚的人总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体贴尊重他人,不会盛气凌人。当你怀有谦卑之心低调生活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8)、选自《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大意)凡是强大的必处于下方,凡是柔弱的必处于上方。如同一棵大树,只有树根强大,才有柔弱枝条和茂密枝叶。倘若树根枯死,枝叶还能存活吗?

(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0)、(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11)、(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12)、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13)、《道德经》精选十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说好听的话,是可以得到人的好感,但是只有把事情做得漂亮,才能真正得到一人的真心认同。

(16)、(译文)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看得见的有形质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质。

(17)、(译文)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18)、 是真的么?人的心只是一个琴匣不住的唱着反复的音调。

(19)、这句很复杂,释义很有争议。按大流的解释吧,运动能够战胜寒冷,清净能够战胜炎热。因为书中还有一句“静为躁君”,清净还是急躁的主宰,所以只有做到清净,才能真正达到大道无为的境界。

(2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老子认为,事物达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2)、(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3)、(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4)、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学到的知识少,反而能够有所收获,学到的多,反而会使人产生迷惑。这句话是指学习,应当能够专而不应当繁杂。

(6)、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7)、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老子《老子》

(8)、(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最高评价。

(9)、(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10)、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11)、至于老子思想核心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那就更是直接指向了这个结构“丨左为阳,丨右为阴”的汉字“中”,得以使中华传统文化阴阳整体思维观绵延数千年而不绝!

(12)、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3)、注: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14)、老子的《道德经》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5)、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17)、(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8)、(翻译讲解):江海永远处于(百川)最低处,能纳百川,故能为河谷之王。

(1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0)、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2)、(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老子道德经经典名言50句翻译14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