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论相
1、刘基论相文言文翻译
(1)、三幅古画作者分别是徐易、陈洪绶(以下称徐、陈本),费丹旭摹徐、陈本《授经图(费丹旭摹本),任淇重书、翁方纲跋《刘文成公授经图像》(任淇重书本)。
(2)、而且李善长获得这样的地位也不仅仅是虚名而已,李善长一身军功还是十分显赫的,虽然他是一个文人,但是他却有军功的。在朱元璋攻破河州的时候,朱元璋率军亲征,在河州城兵力匮乏,很多的老弱病残,所以没有办法召集很多的人马来和敌军战斗。而当时的李善长知道了这个事情过后他主动出击,就紧紧靠着这些城中的老弱病残而埋伏干掉了援军,所以说这场战争十分重要,而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使得李善长获得了很大的功劳。
(3)、很多人把刘基奉为神,足为高参。然朱元璋则把自己看作比刘基更神,更高明。在朱元璋的盛气凌人之下,刘基深感伴君如伴虎,为全身远害之计,刘基变了,再也不是那原先那个“刚毅慷慨,每论天下安危,则义形于色”的刘基了。
(4)、刘伯温,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加策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华夏等军事大计。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建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刘基佐朱元璋平全国,论全国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方案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屡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我们”。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全国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5)、在军事上,刘基在大的战略方针以对及时局的把握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才能。
(6)、不幸的是,懂得许多道理的郁离子,在元末乱世中不慎失足,投入到了狙公阵营;而待到他发现朱重八是一位活生生的狙公时,又已是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只能在诗作中悲叹“何如坐蓬荜,默默观大运”。
(7)、张良,秦末汉初出色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抽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役中终究夺得全国,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他通晓黄老之道,不眷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逝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点评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8)、靡曼:也作“靡嫚”。华美;华丽。《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锺鼓之音。”清王闿运《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9)、胡惟庸一下明白了,陛下让朱暹送李善长出宫,是要提醒各位诸侯要约束家人,别再干些侵夺粮田等不良勾当,还知道这次拜相是自己,而不是刘基。可这又让他不明白了,既然陛下明明在敲打淮西的文武,为什么还要让他这个淮西人为相,而不是浙东人士刘基?李善长告诉他,陛下要敲打的是淮西的武将,既然是要敲打武将,那自然得先褒赏淮西的文官了。
(10)、但刘基力排众议,主张先打陈友谅。张士诚是“自守虏”,不会冒险进攻;陈友谅打渔出身,冒险性很强。并且他地处上游,如果先打了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会倾力合围;如果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则可能按兵不动。如果先打陈友谅就不会有两面夹攻的态势。后来的实践证明,刘基的判断完全正确。
(11)、点评:出自《绝句·人生无百岁》。明代诗人唐伯虎曾言「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意蕴相似。
(12)、第六名:神机妙算天地间——大明朝军师刘基(刘伯温)
(13)、而任淇重书本上有朱文收藏印“曾存瑞安林氏”,包首行书题“瑞安林氏所藏”,表示曾藏于瑞安名士林同庄家,与前《疚庼日记》所叙一致。后亦归藏温州博物馆。但刘耀东仅根据松君从林同庄处拍的照片来判断是乾隆间摹本。其实王鼎边跋的跋纸比画心纸旧,不是同时期之物。从画风和纸质看,任淇重书本成图在晚清,应是端木百禄得徐、陈本后,请费丹旭临摹一本后,意犹未尽,又请另外画家临摹一本。
(14)、这位65岁的开国老臣,本已于洪武三年隐居家乡青田,不交友、不接触官府,不谈论时政,只求有一个善终的晚年。然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有人告发他看中了谈洋(位于福建浙江之间)这个地方有王气,要在那里给自己搞一块墓地。朱重八勃然大怒,夺了他的俸禄。为求保命,洪武六年七月,刘基仓皇离开青田老家,赶赴南京城,向朱重八磕头请罪,不敢有任何辩解,“惟引咎自责而已”。
(15)、活动沙龙上,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刘伯温大医观•养生•养慧”这一主题作了精彩分享:
(16)、甲午之岁,余辟地于越,主王氏,知王子之为人,与之交而善,于是乎为之记。
(17)、但如果我们把这层神圣的光环拨开,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他和每个朝代开国的谋主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因为武王伐纣这件事影响太大了,所以姜太公就被神化的很厉害。再加上历代文人对他的吟诵,姜太公的形象就越来越高大。
(18)、人以物我裕也:一般人都以我们拥有充足的物质为丰裕、充裕。
(19)、初入朱元璋队伍的刘基便提出了“时务十八策”,“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堪比《隆中对》,为朱元璋统一天下提供了战略蓝图。
(20)、这三幅画均名为《授经图》,但尺幅不同、构图方式不同,画面却基本相同,为“刘基一家人”:一家四人坐在石头上,刘基居中,头披角巾,手扶藤杖,正面;在他的左边,看上去年纪稍长者为长子刘琏,右边近刘基者是次子刘璟,居前年少者为长孙刘廌;画面左上,有古木置瓶花作为装饰。
2、刘基论相原文及翻译注释
(1)、但朱重八不会放过刘基。他清楚刘基并非真的服膺于自己的价值观,也清楚刘基真正的思想旨趣何在——寓言集《郁离子》是刘基元末隐居时的名作,其中有一篇石破天惊的《楚人养狙》,朱重八是知道的:
(2)、驰骋:驰射;田猎。《管子·四称》:“獠猎毕弋,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戏乐笑语。”《吕氏春秋·任教》:“君臣扰乱,上下不分别,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驰骋而因耳矣。”高诱注:“驰骋,田猎也。”明刘基《裕轩记》:“歌舞靡漫不为淫,弋猎驰骋不为荒。”
(3)、然而,李善长却硬要摸老虎屁股,跟朱元璋对着干,劝说朱元璋对蓝玉网开一面,说蓝玉毕竟是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的妻弟呀。朱元璋不买账,说遇春是遇春,蓝玉是蓝玉,他又没赐蓝玉丹书铁券。可李善长还是继续劝,说蓝玉不光是常遇春的妻弟呀,他还是太子妃的嫡亲舅舅哪,遇春夫妇死得早,太子妃长辈当中啊,就这么一个亲人了,遇春的情分你可以不顾,那太子的情分你总得顾及几分吧。李善长如何替蓝玉说情,大概是两人是同一阵营的,或者是想借机拉拢蓝玉。
(4)、《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5)、朱重八在玩杀人诛心。刘基能申辩说朝廷多年来一直这样分胙肉吗?能申辩说自己乃是无意之失吗?能抗议胡惟庸也吃了胙肉、也没参加祭典,为何皇帝不点名批判他吗?当然不能,一旦这样做了,就成了追求“己是而国非”,就成了朱重八标准下的不忠之臣,自然,也就永远没了死于故乡、死于家中的机会。
(6)、据此,端木百禄所购的应是徐、陈本,后被端木显祖转给了李漱梅。20世纪50年代入藏温州博物馆。
(7)、一榻之小,容身之外非吾庸:一张床很小,(但是)除了能容身之外我不再需要别的。之,主谓间助词,取独,无实义。庸,会意字,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庸,用也。”《尚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诗经·齐风·南山》:“齐子庸止。”《左传·文公十八年》:“靖潜庸回。”《国语·周语中》:“庸动长老。”《国语·越语上》:“请始无庸战。”清刘鹗《老残游记》:“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
(8)、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名誉会长刘天君作了“道炁与气”的主题分享,他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一元论,通过“气”和道家、儒家、佛家各修炼过程的身心感受,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宇宙观的本体论意义。
(9)、朱元璋一方面“用”刘基,命他制定法律、建章立制;另一方面“压”刘基,对他的建议常予驳斥,对他的看法时常予以纠正,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即使接受了刘基的观点,也要说道一番,借机炫耀自己的治政之水平。
(10)、父刘炝,字如晦,是一位饱学之士,官职是遂昌教谕。
(11)、赵普,五代至北宋初年闻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的掌书记。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叛乱,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办法。宋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全国”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12)、践:形声字,从足戋(jiān)声。本义踩、践踏。
(13)、七世祖刘延庆,曾任北宋宣都统少保,累官至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难发生,在于领残部逃离时,死于敌人箭下。
(14)、朱标很赞同老爹的做法,认为对蓝玉的事就是要赏罚分明,真要是听了韩国公的宽纵了蓝玉,那可真是当着天下臣民的面打了太子这张脸。此时徐达重掌帅印,中书省的事务按例是不能再兼了,中书省里应该再补一个人进来,朱标推荐了御史中丞刘基,但朱元璋却没有表态。
(15)、今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发端之词例》:“《礼记·中庸篇》‘今夫天’一节,四用‘今夫’为发端,此近人所习用者;乃或变其文为‘今是’。”《论语·季氏》:“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史记·范雎列传》:“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清魏源《圣武记叙》:“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
(16)、范文程,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清八旗军攻下抚顺后,范文程与兄范文寀自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清太宗时期,他深受倚赖,凡征伐明朝的战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造等等,他都参加决策。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为皇太极问鼎华夏出“定国策”——面对清军初占北京城人心惶惶的局势,他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靖了士心、稳住了民心,填平了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使清朝得以在华夏站住脚跟。其终身历清四世,为清朝创始江山立下了永存之功,对清朝功劳可与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相提并论。他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志向奇妙地转变为实际,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17)、 中華傳統整復協會創會長,中華協進會創會長、香港同際中聲中英總會永遠會長、國際中醫中英读會會長、世界國際健康管理學會理事長、台灣世界眷林健康聯盟續會總會長、世界手法醫學聯開副主席陈秋隆:用“奇恒之腑”概论,说明人体的器官生理功能与地气阴阳及天相应,概括了奇恒之腑与预测与六爻养生,及六爻治疗末病养身心法。
(18)、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太祖问:先生您能拿出什么计谋?刘基说:贼寇骄横,等他的军队深入近来,(我们的)伏兵阻截消灭他们,是很容易的。天老爷认为“后举者胜”,树立威势消灭敌人来成就王业,关键在打这一仗啊。
(19)、充斥:充满;塞满;到处都是。《隋书·高祖纪上》:“申部残贼,充斥一隅。”明焦竑《焦氏笔乘·榷酤》:“糟糠豢豕,充斥后圃。”
(20)、点评:出自《乞猫》,反映了刘伯温的人才观。刘伯温认为虽然猫把老鼠捉完了,但也把鸡吃完了。但是,鼠患为大,猫功大于过,所以对猫不能求全责备。
3、刘基论相刘基的品质
(1)、第三幅是任淇重书、翁方纲跋语的《刘文成公授经图像》轴。纸本水墨,也是临摹徐、陈本,布局为纵向。
(2)、当年明月的这部书是根据自己喜好写的,肯定对于人物的渲染有所多寡不同,这个可以理解。
(3)、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听说了刘伯温等人,以礼相待,收为己用。
(4)、其刘基虽然是“运筹帷幄”之才,却不是独当一面的行政人才。建议建议、谋划谋划或许非常在行,真要是独当一面充当行政大员,就有些勉为其难了。而且,刘基的性格也不适合充当行政首脑,行政事无巨细纷繁错杂,往往需要变通、需要妥协。但是,从刘基在元王朝出仕期间的表现来看,他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不变通、不妥协,几句话不对版直接尥蹶子、辞官不干了,这绝对不是独当一面的行政人才应有的表现,更何况是执掌行政中枢的宰相?不得不说,朱元璋是知人善任的。御史中丞、太史令,太适合刘基了。这两个职位要的就是刚正不阿、不妥协不变通,否则御史言官、史官的意义何在?因此,刘基自身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成不了宰相。
(5)、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6)、僮仆之愚,子弟之痴,任使令之外非吾诛:家里的仆役愚钝,子侄后辈们痴傻,除了能够供差遣使唤之外不是我所要求的。
(7)、太祖采用他的计谋,诱惑陈友谅到来,彻底消灭了他的军队(太祖)因为消灭了敌人就赏赐刘基。刘基谢绝了。那个龙兴的太守胡美派遣儿子转达投降的诚意,(但)要求不解散他的部队,太祖有些为难。刘基从后面踏太祖椅子,太祖醒悟,答应了胡美的要求。
(8)、于2009年9月经省社科联审批,以温州市刘基文化研究会、浙江工贸学院刘基文化研究所、文成县刘基故里、刘基廉政文化建设基地等核心阵地为依托辅以中国刘基文化网、刘基文化研究学报专栏、浙江工贸学院刘基文化研读会为三大实践和宣传阵地,从组织领导、阵地建设、管理制度、科普活动、社会效益五方面进行了有效建设,形成了自身独特科普特色:具备传道性的普适价值、科普方式文化引领性、资源整合多元性以及科普途径发散性。旨在加强刘基文化研究,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打造温州市区域文化品牌。
(9)、朱元璋听后只是嘱咐刘伯温安心休养,朱元璋就把刘伯温给送回了老家。回到老家之后刘伯温就拒绝家里人给他开的药,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去世了。
(10)、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
(11)、大基里地区有一座叫“讲善堂”的祠堂,就是专门供奉刘基的。在韩国的王室图书馆里,保存着好几类跟刘基有关的历史图书,可见刘基的影响是超越国界的。
(12)、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13)、然而,正因为刘基有将相之才,有过人之能,但不是淮系,不是朱元璋的心腹亲信,又是由元朝阵营投靠过来的,朱元璋对他的夸奖,只是空头的褒扬,实则置之不用,却重用(胡)惟庸等一班小人。
(14)、何期仰观俯察,独断无疑,千里之余,兼程而至,谒朕陈情,百无不当。
(15)、中国自古以来从不缺少派系斗争初生的大明王朝,刚刚打跑了蒙古人,解决了外患,内部斗争就开始了。说的具体点,就是派系斗争。
(16)、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明中学会刘基分会副会长,温州市刘基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明中学会刘基分会副会长,温州市刘伯温文化研究中心(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俞美玉:她探索研究刘伯温著作、相关论述,阐述刘伯温论医观点。“道炁”与《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之”所指的“真气”是一致的,“道炁”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能量,具备让病体复原的功能。养生养慧贯通于每个人整个人生,而非为老年人的事。根据刘伯温观点,“得其性”要秉承“诚”,诚者自成;“得其性”要修忒辩惑,善行本心;“得其性”要入静入松入虚纳理纳道炁,性诚心明应万事。俞教授总结出刘伯温大医观除了医养结合,饮食、食疗养生、中医药养生,还包括以儒养生、道炁养生相贯通、医天医国医人相贯通、养生与养慧相贯通。在非常时期,希望通过学习刘伯温大医观,医养结合,去邪养正。把“养生、养慧”健康理念应用传承下去。
(17)、少时,自幼小聪明伶俐,他的老师对其父说过,等将来长大后,必然会光耀祖宗。
(18)、胡惟庸在当上宰相之后,刘伯温就生病了,朱元璋知道之后就派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胡惟庸当时是带着自己的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的,当时御医给他开了药,刘伯温吃完之后就难受了好几天。
(19)、朱标明白了,朱元璋不让刘基拜相是担心刘基不领他这个太子的情,到时不好使唤。刘基为大明建立立下过大功,又是太子的长辈,哪天朱元璋归西了,跟太子对着干怎么办。压压这些早年投奔的老人,既是保护老人,避免老人权力大了像李善长那样猖狂,哪天搞不好被问罪,也是为了他这个太子他日登基,若老人还在,重用老人,被老人记着恩情,好好辅助太子。
(20)、范蠡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后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不精通;娶西施,于从政,于从商,得心应手,堪称千古奇人。
4、刘基论相文言文答案
(1)、然而皇帝依然疑心重重,对刘基“放心不下”。洪武六年(1373),退养在家的刘基应诏上京,为“表清白”向朝廷谢罪。刘基此行的心情是诚惶诚恐的。
(2)、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谋臣,协助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汉初三杰之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3)、历代所谓的专家推波助澜,促使诸葛亮的忠臣形象树立起来。
(4)、口腹:口和腹,多指饮食。吃喝。《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隋书·地理志上》:“(汉中之人)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清孙枝蔚《无酒》诗之二:“倾身营口腹,死人满通衢。”
(5)、淮西帮敢如此嚣张,一个原因是功劳高、势力大,渐渐地忘记自己不过是臣子的身份,另一个原因是朱标在朱元璋提到封其他皇子为王引起某些人嚼舌头时说到的,即眼看自己的几个弟弟逐渐长大,要去封地掌军领兵了,淮西帮感觉到权势受威胁了,自然话就多了,都巴不得朱元璋听了他们的,暂缓封子为王,别让皇子那么快到封地掌军领兵。
(6)、刘基非常高兴,拿着兵书四卷,回头就走。待他走出洞外,石壁复合如故。
(7)、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持邀请,刘基才答应。到后,陈述对当时形势的认识和十八条对策建议。太祖高兴极了,修建礼贤馆安置刘基等人居住,恩宠礼遇到了极点。正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考虑向东进军,气焰十分嚣张。
(8)、刘基早已看出来,朱元璋口头上虽然说要招揽人才,人才是国之宝,但招贤也罢,纳谏也罢,万变不离其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他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保住自己的家天下,保住朱氏王朝。
(9)、刘基的父亲叫刘爚,传说他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化作癞头乞丐的白鹤仙师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不嫌弃,给他饭吃,而且还上山采来草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白鹤仙师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在仙人的帮助下,刘爚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刘爚的妻子生下了刘基。
(10)、铭:形声字,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礼记·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这里大约是指为王元实的书房裕轩题名。
(11)、籓篱:犹门户。比喻某种造诣、境界。清侯方域《与陈定生论诗书》:“仆虽不能窥作者籓篱,试自以其意妄为足下道之。”清戴名世《赠刘言洁序》:“讲章之徒,曾不能窥汉唐籓篱,而欲以破有宋之堂奥,何其惑也。”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刘基论相原文及翻译注释71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