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打破砂锅下一句
1、歇后语打破砂锅下一句怎么说
(1)、用动物做比喻的歇后语也很常见,比如猴子捞月——一场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小朋友你的属相是什么动物?找找和你属相相关的歇后语,看看它是什么意思吧。
(2)、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做“hai”,另一部分则读做了“xie”。
(3)、其实这是一个谐音的歇后语,“问”原来是“璺”,这个字长得非常复杂,它的意思是裂纹。砂锅是用泥土烧制成的锅,一旦破了,裂纹就会从头延伸到尾。这句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打破了砂锅裂纹会一直到底部。后来变成“问到底”,用来形容对一件事追根究底,一定要弄个明白。
(4)、喻事类,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5)、“度”与“肚”同音相谐。指人心胸宽广,对人宽容。
(6)、迹(名胜古迹)(足迹) 央(中央)(央视)
(7)、引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就让姐姐装糊涂不言语,我可也‘打破沙锅璺到底’,问明白了,我好去回我公婆的话。”
(8)、“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
(9)、如果以上的问题都是否,那么应该在歇后语这方面的知识上加把劲!
(10)、歇后语多来源于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小说人物故事、戏曲故事、花鸟虫鱼故事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打半边鼓——旁敲侧击”、“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11)、 声明:文章部分素材来源网络,不代表二年级微课堂平台所持的观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12)、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
(13)、“通”与“嗵”同音相谐。点:本指用鼓槌轻敲,转指指点。嗵:模拟鼓的响声。指稍经点拨,就能明白道理。
(14)、话(说话)(讲话) 际(无边无际)(国际)
(15)、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
(16)、举例:巴金《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17)、中国一共有多少歇后语?谁也数不清。要不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收集的歇后语最多。请小朋友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遇到不懂的典故,不妨打破砂锅——问到底,祝你们以后讲故事和写作文的水平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18)、纷(纷纷)(五彩缤纷) 刺(刺刀)(刺客)
(19)、“息”与“熄”同音相谐。釜(fǔ):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柴。奄(yǎn)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从锅底下抽掉柴火,火焰即将熄灭。指气息微弱,生命已到了最后关头。
(20)、从“度”到“毒”,无非是一些小人的自我安慰用法,结果还流传的这么广,岂不让人唏嘘。
2、歇后语打破砂锅是什么
(1)、“在乎”与“摘核”近音相谐。黑瞎子:即黑熊。摘核(hú):摘掉枣核。指不把某事放在心上。
(2)、(典故):“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纹”同“问”同音,当打破砂锅时,眼见从锅边直到锅底裂开长纹,“问到底”是“纹到底”之谓也。
(3)、“打破砂锅”和“问到底”,这里利用了“问”和“璺”的谐音。“璺”音同“问”,指陶瓷、玻璃器皿上出现的裂纹。
(4)、桥(大桥)(一座桥) 群(羊群)(群体)
(5)、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6)、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半部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后半截“歇”着不用说,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7)、拿棒槌缝衣服——__________(__)
(8)、他是我们这里的文化名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时,他都是药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9)、他考了60分,还黑瞎子吃酸枣——满不在乎(摘核)的样子,把妈妈急坏了。
(10)、“动”与“冻”同音相谐。心:本指事物的中央或内部,转指心思。指思想感情等发生了波动,或产生了某种想法。
(11)、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12)、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
(13)、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14)、打开天窗——–说亮话 船到桥头——–自会直
(15)、四声的“为”,是为了自己;二声的“为”,是作为的意思,“为己”即做最真实的自己。
(16)、哪(哪里)(在哪) 宽(宽大)(宽宽的)
(17)、解释: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或“打破砂锅问到底”。
(18)、听见妈妈开门的声音,他连忙关了电视,坐在写字台前,打开一本书,狗头上长角——装样(羊)。
(19)、也有说应该是“打破沙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磕坏了打坏以后就会有裂纹一直延伸到沙锅的最下面。就是比喻解答问题应该追根究底。
(20)、底(海底)(底下) 杆(笔杆)(一杆秤)
3、打破砂锅歇后语怎么说
(1)、度(一年一度)(度过) 穿(穿衣)(穿上)
(2)、耗子腿上摆宴席——____(__)____
(3)、歇后语中最有趣的当属谐音类歇后语了。这类歇后语往往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既形象,又风趣。
(4)、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
(5)、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很有意思,虽然逻辑上不通,不过还是有个意思在。
(6)、“动”与“冻”同音相谐。脑子:本指头部,转指脑筋。指做事之前要考虑考虑。
(7)、“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的语言是熟语的一种,叫歇后语。 歇后语的语言形式很有意思,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一部分“打破沙锅”就像谜语中的谜面,而后一部分“问到底”就像谜语中的谜底。后一部分才是歇后语的真意所在。
(8)、 “打破砂锅—— 问到底”就是这种谐音的歇后语。
(9)、这是一句民间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
(10)、喻物类,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11)、井(一口井)(井水) 观(观看)(景观)
(12)、第二天,周瑜召集众人商讨如何打败曹操,黄盖故意说:“曹操八十万大军,我们只有五万,实力差距太大了,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打不过曹操,不如早点投降吧。”周瑜听完勃然大怒,大骂黄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下令把他拖出去斩首。
(13)、实际上,在这里“为”应读作二声,不是四声。
(14)、场(场院)(一场雨) 谷(稻谷)(谷物)
(15)、小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开头,直入主题,又通过几个著名的人的事迹来写,为自己的中心思想提供了很好的论证。说明小作者的阅读比较广泛,有很扎实的基础。
(1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17)、笔(毛笔)(一支笔) 灯(台灯)(灯光)
(18)、“言”与“盐”同音相谐,“尽”与“进”同音相谐。一句话难以把情况说清,也指有不能说的苦衷。
(19)、后来在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20)、★它内含超多“小贴士”,包括趣味歇后语、历史小故事、文化知识等丰富附加内容
4、歇后语打破砂锅下一句是啥
(1)、“无尖不成商”被误解为“无奸不成商”。“尖”来源于古代用来度量的斗。
(2)、在那个时代,不能敦厚到这种程度的,就被公认为不够资格当商人。
(3)、[典故出处]近现代·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4)、小方很少喝酒,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量(亮)儿,你就饶了他吧。
(5)、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中,“鞋子”一直被读成“haizi”。
(6)、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7)、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8)、说到我为什么离开南京到了广州,可真是酱菜缸里泡石头——一言(盐)难尽(进)啊。
(9)、只要你数九天不戴帽子——冻(动)冻(动)脑子,这道题一定能做出来。
(10)、圆(圆珠笔)(圆桌) 珠(珠子)(珠宝)
(11)、[典故出处]当代·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12)、“位”与“味”同音相谐。味:中药术语,一种的意思。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基本上什么方子都要用到。指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
(13)、摩(摩的)(摩托车) 托(拜托)(托住)
(14)、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表现力独特,给人以深思和启迪,体现出了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15)、[成语解释]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16)、这句歇后语小童不用解释了吧,只要想想小兔子那绒线球一样的小尾巴就明白了。这句歇后语用来比喻做事没有耐心,不能长久。或者比喻坏人终究会被打败,他们能继续做坏事的时间“长不了”。
(17)、封(一封信)(密封) 削(削皮)(削苹果)
(18)、重(重量)(体重) 杆(一杆秤)(笔杆)
(19)、“辈”与“被”同音相谐。糨(jiàng)子:用面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糊涂:本指黏糊糊,转指人头脑不清醒。指一辈子都是不明不白地混日子。
(20)、“行”与“航”同音相谐。指对某种事情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
5、歇后语打破砂锅后面是什么
(1)、快来这本《小学生歇后语词典》里面找答案吧!学习更多歇后语,让自己的语言6到飞起~
(2)、王教授电线杆上挂暖壶——高水平(瓶),对古文字的研究非常深入。
(3)、耍巧妙的手段了没有,笨拙的话又从哪里得到?追究事情的根底的一问,狂子因此大开眼界。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更何况头上面要再按个头,屋下面要再盖个房子呢,毕竟耍巧妙的手段耍的太多,笨拙却不够。
(4)、★它除提供语言通俗浅显的释义外,还配有典型例句
(5)、“岔”与“杈”同音相谐。指事情不顺利,总出现意外。
(6)、“严”与“盐”同音相谐。指程度深、影响大,也指形势危急。
(7)、读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8)、这一类歇后语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前半句不是吃的用的,就是人们的日常行为。比如,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小葱是青色的豆腐是白色的,用这道菜的颜色来比喻一件事清清楚楚,或者做人清清白白。
(9)、阅读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虽然效果不能立刻显现,但是从小作者的文字就可以看出,素材积累是很重要的哦!
(10)、幸亏在场的将士都替黄盖求情,周瑜才饶了黄盖性命,但还是狠狠打了他50军棍。这50棍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乎丧了命。此事被曹操的奸细如实通报了过去,于是曹操在收到黄盖假装投降的书信时,高兴地信以为真,一步步落入周瑜和黄盖设计的陷阱中。
(11)、哎(哎呀)(哎哟) 呀(哎呀) 哟(哎哟)
(12)、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13)、拼音:(dǎpòshāguōwèndàodǐ)
(1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5)、数(数数)(数星星) 盘(盘算)(盘子)
(16)、出处:现代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不到黄河心不死罢哩!”
(17)、原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18)、“量”与“亮”同音相谐。指人的酒量浅或气量小。
(19)、“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么不通的一句话居然人们还在用。实际上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的意思,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君子、丈夫要有度量。
(20)、为(成为)(无所欲为) 旅(旅游)(旅行)
(1)、“平”与“瓶”同音相谐。高:本指所处的位置离地面远,转指能力强。指人的学识或能力等很高很强。
(2)、他因为身体过于肥胖血脂升高,医生让他少吃肉,可是他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所以黄连水洗头——苦恼(脑)得很。
(3)、“打破沙锅问到底”根据歇后语的分类应该属于谐音类歇后语,也就是将歇后语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再将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所以歇后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4)、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
(5)、漠(沙漠)(大漠) 骆(骆驼) 驼(骆驼)
(6)、蚕豆开花——–黑心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7)、后来由于人们道德素质的下降,“无尖不成商”慢慢就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李家人新相册(38张)
(8)、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流传开来了。
(9)、“恼”与“脑”同音相谐。苦:本指味道苦,转指痛苦。指被某事困扰,很痛苦。
(10)、斗(北斗七星)(升斗) 仗(打仗)(仗势欺人)
(11)、浑(浑然天成)(浑水) 谁(谁的)(是谁)
(12)、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被煨食品的质地就越酥烂。砂锅传热快,散热慢,保温能力强,一般砂锅在关火后,锅内食物还能保持接近沸腾的热度很久。砂锅能均衡而持久的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食物味道,所以特别适用于小火慢熬的菜肴。
(13)、歇后语的类型有喻意的歇后语和谐音的歇后语等。
(14)、整个旅程,我们树枝做拐杖——光出岔(杈)子了,不是迷路,就是爆胎。
(15)、滚(滚来滚去)(滚动) 铁(铁丝)(钢铁)
(16)、束(一束花)(结束) 鲜(鲜花)(新鲜)
(17)、小学生作文展播&征集中,戳这里,让孩子文章上”头条”!
(18)、今后,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敢于去探索、去创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向更高的目标去奋斗,不要怕失败,只要你付出了努力,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正象有首歌里唱的:不经风雨如何见彩虹。
(19)、“谈”与“弹”同音相谐。指事情不能说或不好商量,双方谈不下去了。
(20)、葫(葫芦)(西葫芦) 芦(芦苇)(芦荟)
转载请注明:二七美文阅读网 » 精选歇后语打破砂锅是什么120句